2024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7月13日专为备考2024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法律所规定的无须举证证明的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答 案:对
解 析:民事证据的证明对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因此,法律所规定的无须举证证明的事实,就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2、博物馆可以是营利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
答 案:错
解 析:《博物馆条例》第2条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故本题错误。
3、制定行政法规属于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
答 案:错
解 析:据《宪法》第100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设区的人大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4、在线旅游经营者,指从事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提供旅游服务的经营者。()
答 案:对
解 析:依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2条,在线旅游经营者,指从事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提供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故本题正确。
5、单位、家庭等集体旅游合同中的任何一位游客,均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答 案:对
解 析:单位、家庭等集体旅游合同中的任何一位游客,均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单选题
1、公共道路上堆放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承担侵权责任。
- A:交通局
- B:行为人
- C:公路局
- D:受害者
答 案:B
解 析: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公共道路管理人不能证明已经尽到清理、防护、警示等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旅行社招徕旅游者组团开展境内旅游活动,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应当至少提前()通知旅游者。
- A:5日
- B:7日
- C:10日
- D:30日
答 案:B
解 析:《旅游法》第63条规定:旅行社招徕旅游者组团旅游,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境内旅游应当至少提前7日通知旅游者,出境旅游应当至少提前30日通知旅游者。故选b。
3、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志。标志应当注明公安部门和()的举报电话。
-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 B:工商主管部门
- 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D:文化主管部门
答 案:D
解 析:《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志。标志应当注明公安部门、文化主管部门的举报电话。故选D。
4、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 )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 A:国务院
- B:省二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县级以上
- D:当地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5、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旅游突发事件的情况,并于每年()底前将上一年度有关情况逐级报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
- A:1月
- B:3月
- C:6月
- D:12月
答 案:A
解 析:《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旅游突发事件的情况,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相关情况逐级报国家旅游局。故选A。
多选题
1、依据《旅游法》,旅行社设立的条件包括()。
- A: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 B: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 C: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 D: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
- E: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答 案:ABCD
解 析:①有固定的经营场所;②有必要的营业设施;③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④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包括()队伍。
- A:律师
- B:公证员
- C:基层法律工作者
- D:仲裁员
- E:法律服务志愿者
答 案:ABCE
解 析: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包括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
3、我国《旅游法》第14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旅游纠纷时,应当依法维权履行相应义务。包括()
- A: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 B: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 C: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
- D: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E:不得损害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答 案:BCDE
解 析:我国《旅游法》第14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旅游纠纷时,应当依法维权履行相应义务。包括: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4、《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 A:更广范围
- B:更宽领域
- C:更深层次
- D:更高水平
- E:更多纬度
答 案:ACD
解 析:解析:《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关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故选ACD。
5、“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
- A:立足新发展阶段
- B:依托新发展领域
- C:贯彻新发展理念
- D:构建新发展格局
- E:实现新发展目标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相关论述,“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故选A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