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银行管理》11月18日专为备考2024年银行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通过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答 案:对
解 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各类存量资产的盘活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存量入手,通过收购处置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问题资产、问题企业和问题机构的收购、分类处置和重振盘活,调整和校正存量中的资产结构和资源错配问题;通过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管理,将客户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已授信和投资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各个环节,均应当设置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以中止直至终止信贷资金拨付。()
答 案:错
解 析: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加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管理,将客户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已授信和投资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相关环节,合理设置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中止直至终止资金拨付。
3、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资金需求的风险。()
答 案:对
解 析: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资金需求的风险。
4、在委托贷款业务中,由于商业银行收取了手续费,则委托贷款的风险由银行承担,银行需要同自营信贷业务一样做好管理。()
答 案:错
解 析:商业银行不承担委托贷款本身的信用风险,但是委托贷款的借款人是商业银行存量授信客户的,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借款人取得委托贷款后,信用风险敞口扩大对本行授信业务带来的风险影响,并采取相应风险管控措施。
单选题
1、汽车金融公司发放自用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发放二手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
- A:70%;60%
- B:70%;50%
- C:80%;70%
- D:80%;50%
答 案:C
解 析: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2、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下列关于员工岗位的内部控制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分支机构和各部门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风险状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授权体系,明确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并实施动态调整
- B:商业银行应当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的岗位安排
- C:商业银行应当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同时轮岗
- D: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确定部门、岗位的职责及权限,形成规范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明确相应的报告路线
答 案:C
解 析:商业银行要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原则上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轮岗。
3、银行业监管理念“三管一提高”是指()。
- A: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稳健性
- B:管运营、管风险、管内控、提高稳健性
- C:管股东、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 D: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答 案:D
解 析:银行业监管的四项理念,即“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4、计算流动性覆盖率的分母现金净流出量时,可计入的预期现金流入总量不得超过预期现金流出总量的()。
- A:75%
- B:100%
- C:50%
- D:85%
答 案:A
解 析:预期现金流入总量是在压力情景下,表内外相关契约性应收款项余额与其预计流入率的乘积之和。可计入的预期现金流入总量不得超过预期现金流出总量的75%。
多选题
1、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的特征包括()
- A:风险因素复杂
- B:不确定性减弱
- C:损失难以计量
- D:影响范围广
- E:风险内延性强
答 案:ACD
解 析: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具有以下特征①风险因素复杂;②不确定性突出;③损失难以计量;④影响范围广;⑤风险外延性强。
2、《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的存款业务违规行为包括()。
- A:以贷转存吸存
- B:延迟支付吸存
- C: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
- D:通过同业业务倒存
- E:通过理财产品倒存
答 案:ABCDE
解 析: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行为,不得采取七类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①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②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③延迟支付吸存,通过设定不合理的取款用款限制、关闭网上银行、压票退票等方式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④以贷转存吸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向“空户”虚假放贷、虚假增存;⑤以贷开票吸存,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⑥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⑦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或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