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初级经济师 → 2024年11月18日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经济基础》

2024年11月18日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经济基础》

2024/11/1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经济基础》11月18日专为备考2024年初级经济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三者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 B:完善法制体系和法律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服务的
  • C:法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
  • D:法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完善法制体系和法律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服务的。法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法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故选项C错误

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主体。  

  • A:人民法院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政府
  • D:企事业单位

答 案:C

解 析: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这一特征将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区别开来。如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行使检察权的人民检察院以及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由于上述组织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因而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3、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是()。

  • A:商品经济的产生
  • B:社会分工
  • C:私有制
  • D:剩余产品的出现

答 案:C

解 析: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从逻辑上说,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只有社会分工,劳动者才能占有劳动产品;只有剩余产品的出现,才会有交换行为和借贷行为的发生。显而易见,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4、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程度的指标是()。

  •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 B: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C: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D: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答 案:C

解 析:财政收入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

5、下列关于附加税,说法正确的是()。  

  • A:附加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 B:附加税是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税款
  • C:附加税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的一种加税措施
  • D:附加税一般是为调节纳税人的过高收入而对特定纳税人加重征税的一种政策措施

答 案:B

解 析:附加税是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税款。A项,附加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C项,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的一种加税措施。D项,加成一般是为限制某些经营活动或调节纳税人的过高收入而对特定纳税人加重征税的一种政策措施。  

多选题

1、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黄金储备量
  • B:外汇储备量
  • C:提取现金数量
  • D: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的税款额
  • E: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量

答 案:AB

解 析: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 )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的限制。

2、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 A:财政补贴
  • B:返还性收入
  • C: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 D: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
  • E: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答 案:BCDE

解 析: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①税收收入;②社会保险基金收入;③非税收入;④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⑤债务收入;⑥转移性收入(下设返还性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等科目)。  

3、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有()。

  • A:税收
  • B:政府债务收入
  • C:政府收费
  • D:专用基金收人
  • E:专项收入

答 案:ACE

解 析: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主要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政府债务收入和专用基金收入属于我国财政收入中的特殊收入。

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有( )。

  • 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 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 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 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 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答 案:ABDE

解 析:本题考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人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有:(1)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5、下列抽样形式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有( )。  

  • A:分层抽样
  • B:等距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判断抽样
  • E:配额抽样

答 案:ABC

解 析:概率抽样的具体抽样形式包括: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