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1月19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
- B:高尔顿
- C:华生
- D:霍尔
答 案:B
2、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其作用是消极的
- B: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 C:其作用是积极的
- D: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答 案:B
3、有才能的人偶尔犯些小错误,会( )。
- A:减少其魅力
- B:损害其可信性
- C:增加其魅力
- D:增加其权威性
答 案:C
4、T分数是()。
- A:以57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B:以6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C:以5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D:以55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答 案:C
5、在使用他评量表时,评定等级的划分通常是在3~7级之间,最常见的是()个等级。
- A:3
- B:4
- C:5
- D:6
答 案:C
解 析:略。
6、关于羞耻,正确的说法是( )。
- A:是一种负罪的情绪体验
- B:公共场所会易化羞耻感
- C: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 D:羞耻者往往有良心上的自我谴责
答 案:B
解 析:羞耻是个体因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上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景会易化羞耻感。因此答案应选B。而有负罪的情绪体验以及出现的良心上的自我谴责是内疚。
7、使用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定方法确诊神经症,对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定在时间上至少要考虑最近( )。
- A:三周以上
- B:三个月以上
- C:两周以上
- D:一个月以上
答 案:B
8、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 A:家庭
- B:大学
- C:杂志
- D:观念
答 案:D
多选题
1、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应该进行的区分和鉴别包括()。
- A:求助者亲友所提供资料的可靠程度
- B:求助者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是否夸张
- C:倾听中能否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D: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必要的鉴别
答 案:BD
解 析:在摄入性会谈中,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十分重要。1)做程度上的区别,由于人在对待生活事件时受情绪的干扰,所以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患者谈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或*一种想法,在强烈程度上可能有夸张成分,而在他的行为中未必表现得那么强烈。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对决定咨询措施是重要的。2)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特别对神经症求助者,由于他们有一种无意识的病因否认倾向,所以不能完全按求助者谈的内容对症状归因。
2、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 )。
- A:系统脱敏
- B:RET自助表
- C:放松训练
- D:自我管理程序
答 案:ACD
解 析: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 练、系统脱敏等。自我管理程序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 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停留于此”是鼓励求助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 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
3、压力的中介系统包括( )。
- A:认知系统
- B:生物调节系统
- C:社会支持系统
- D:敏感器官系统
答 案:ABC
解 析: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中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另一种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低。
4、属于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做法有()。
- A:企业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余热利用,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B:企业供用电的技术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 C:企业应编制节能改造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 D:企业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和超能耗标准设备,须停用或转移
答 案:ABC
5、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
- A:范围上的有限性
- B: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C:形式上的多样性
- D:应用效果上的不确定性
答 案:ABC
解 析: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6、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社会视角
- B:时间因素
- C:自尊水平
- D:空间位置
答 案:ABD
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
7、以下属于内容表达技术的包括()。
- A:释义
- B:面质
- C:解释
- D:反馈
答 案:AB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