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19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建议每人每天行走8000步。()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建议每人每天行走6000步。
2、大颗粒玉米粥相对于小颗粒玉米粥来说,前者容易引起较大幅度血糖升高。()
答 案:错
解 析:大颗粒玉米粥相对于小颗粒玉米粥来说,后者容易引起较大幅度血糖升高。
3、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用于恶露不行,跌打损伤,褥疮,疮疡肿毒,瘢瘕积聚(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社区营养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是营养干预的常用方法之一。
答 案:错
单选题
1、下列资料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是()。
- A:年龄
- B:身高
- C:血型
- D:体重
答 案:C
解 析:数值变量亦称定量变量,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特征)的数值大小所得的变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年龄、身高等,都属于数值变量。
2、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的皮褶提起点在右肩胛骨()处。
- A:下角下方1cm
- B:下角下方2cm
- C:上角下方1cm
- D:上角下方2cm
答 案:A
解 析: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时,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
3、营养干预中的类实验设计,不是因为()而为的。
- A:人群没法随机分配
- B:人力不足
- C:实施过程未设计同期对照
- D:不能开展平行随机对照试验
答 案:B
解 析:如果人群没法随机分配,不能开展平行随机对照试验,或者在干预措施实施过程中未设同期对照,则把此类实验设计称为类实验。
4、()是受前天膳食影响较小,其化学成分较恒定的尿液。
- A:24h尿
- B:餐后尿
- C:任意尿
- D:晨尿
答 案:D
解 析: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晨尿受前天膳食影响较小,其化学成分常较恒定,留取标本方便,尿液较为浓缩,故采用较多。
多选题
1、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日光照射不足以及膳食中缺少()。
- A:钙
- B:锌
- C:维生素D
- D:维生素A
- E:铁
答 案:AC
2、灭菌乳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
- A:硝酸盐
- B:蛋白质和脂肪
- C:酸度和杂质
- D:非脂乳固体
- E:微生物
答 案:ABCDE
3、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老年人自由基的消除以下( )是抗氧化营养素
- A:硒
- B:维生素B1
- C:β-胡萝卜素
- D:半胱氨酸
答 案:ACD
4、在应用膳食平衡宝塔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应注意()。
- A: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后才能相加
- B: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膳食宝塔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食物
- C:只要能满足平衡膳食宝塔的总量就可以,不必考虑三餐分配问题
- D:食物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 E:只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可以
答 案:A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评价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以下数据解释AAS和PDCAAS、消化率的关系和意义。
答 案:(1)氨基酸评分(AAS)是根据公式计算被检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计算公式为: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找出最低的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的评分值,即为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2)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是考虑到实际蛋白质的消化情况。计算公式为:PDCAAS=AAS×TD。
(3)传统的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在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各有优势。
①前者比较简单,只要有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资料,即可通过与理想或参考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计算氨基酸评分,对蛋白质营养价值做出评价;但缺点是它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②后者通过校正更好地评价了蛋白质营养价值,但它同时需要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资料。这种方法可以取代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对除了孕妇和婴儿以外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
3、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该学生可能有哪些营养相关性疾病,可能与哪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不足有关?
答 案:该学生可能有营养相关性疾病为:肥胖与能量摄取过多有关。维生素C缺乏与维生素C摄取过少有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