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4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每次口声言语听觉评估测试在()内完成。
- A:3min
- B:5min
- C:10min
- D:15min
- E:20min
答 案:C
解 析:参考第1题试题解析。
2、关于鼓膜损伤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中耳的外伤、炎症、肿瘤等疾病都可导致鼓膜穿孔
- B:外伤性鼓膜穿孔多为规则裂孔
- C:外伤性鼓膜穿孔鼓膜表面有血痂,色泽多正常
- D:中耳肿瘤引起的鼓膜穿孔多为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后壁有肉芽或息肉样组织生长,堵塞耳道,易出血
- E:癌瘤起于鼓岬或乳突者,早期即可出现面瘫、眩晕;晚期出现张口困难及多对脑神经瘫痪等症状群
答 案:B
3、助听器安静自适应程序是()。
- A:增加在安静环境中的聆听舒适度
- B:增加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可懂度
- C:在安静环境中得到最高的言语可懂度
- D:听电话时得到最高的言语可懂度
- E:增加在噪声环境的聆听舒适度
答 案:C
解 析:助听器安静自适应——使佩戴者在安静环境中得到最离的言语可懂度。
4、下列对宽的动态范围压缩(WDRC)的描述错误的是()。
- A:WDRC对于听觉动态范围窄的重振患者来说,帮助非常大
- B:随着输入声信号强度变化,助听器增益也会实时变化
- C:能有效地放大重要的弱辅音,提高听障患者的言语理解能力
- D:对平坦型听力损失者,保证了对每个频段的补偿更有针对性
答 案:D
5、选择声调识别或韵母识别可以了解儿童()听力补偿效果。
- A:低频
- B:中频
- C:高频
- D:低频和高频
- E:低频和中频
答 案:E
6、视觉强化测听建立条件化反射时,测试者选择预估阈值上()为初始给声强度。
- A:5~10 dB
- B:10~15 dB
- C:15~20 dB
- D:20~25 dB
- E:25~30 dB
答 案:C
解 析:测试者选择预估阈值上15~20 dB为初始给声强度。
7、一般把超过()的电波设定为伪迹干扰波,仪器自动给予剔除。
- A:10μV
- B:15μV
- C:20μV
- D:25μV
- E:30μV
答 案:D
8、进行真耳分析时,探管麦克风的探管应伸出耳模的耳道口至少()。
- A:1mm
- B:3mm
- C:5mm
- D:1cm
- E:3cm
答 案:C
多选题
1、小儿行为测听包括()。
- A:视觉强化定向反应测听
- B:游戏测听
- C: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
- D:听性脑干诱发反应测听
- E:小儿行为观察反应测听
答 案:ABE
2、在工作中对听障者的诊治、听力检测给音、耳模取样、助听器验配和调试操作的后要按照规程进行,正确的做法是()。
- A:不走捷径
- B:不图省事
- C:听力检测省略
- D:不怕麻烦
- E:简单快速
答 案:ABD
3、听力下降按照病变部位分为()。
- A:传导性听力下降
- B: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 C:药物中毒性听力下降
- D:混合性听力下降
- E:中枢性听力下降
答 案:ABD
4、耳道式助听器的功能特点包括()。
- A:颜色可以根据皮肤颜色定制,更为隐蔽
- B:能放入耳道较耳内式助听器更深的位置,从而可以产生更多增益
- C:对相同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ITC比佩戴ITE可以节省5 dB增益,而能达到具有相同听力放大效
- D:不需定做
- E:需耳模固定
答 案:ABCE
5、属于耳鸣诱发因素的有:
- A:噪声
- B:耳毒性药物
- C:一些传染病,例如流感、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
- D:全身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
答 案:ABCD
6、助听器选择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
- A:功能选择宜简不宜繁
- B:注意适应性训练及书写观察记录
- C:功能选择注重与成人的听感觉相适应
- D: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 E:适用于不同环境的记忆程序设定
答 案:ABC
解 析:助听器选择操作的注意事项:功能选择宜简不宜繁。注意适应性训练及书写观察记录。功能选择注重与成人的听感觉相适应。
7、耳科常见的症状包括( )。
- A:眩晕
- B:耳鸣
- C:平衡失调
- D:听力下降
答 案:AB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