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的心理评估包括()。
- A:心理问题的评估
- B:心理疾病的评估
- C:咨询效果的评估
- D:心理问题和咨询效果的评估
答 案:D
2、提出心理评估报告时,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核实,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
- A:个案法
- B:测验法
- C:实验法
- D:调查法
答 案:D
解 析: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 A:抱负水平
- B:成败的主观概率
- C:出生顺序
-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答 案:C
解 析: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的联系。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目标的吸引力,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4、某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为55,表示样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数()。
- A:比该分数低
- B:与该分数相等
- C:比该分数高
- D:与该分数差不显著
答 案:A
解 析: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
5、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恋爱关系需要在结束咨询关系后()。
- A:3个月
- B:1年
- C:6个月
- D:3年
答 案:D
6、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
- 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 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 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
答 案:C
7、关于真诚,错误的说法是( )。
- A:真诚不是实话实说
- B:表达真诚应随咨询进程而变化
- C:真诚要有感而发
- D: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真诚
答 案:C
解 析: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心理咨询师不能有感而发,不能忘情发泄自己的内心世界。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真诚。表达真诚应随咨询进程而变化。
8、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理论。
- A:控制点
- B:三维
- C:可控性
- D:平衡
答 案:A
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
- A:促进认知
- B:体现创造性能力
- C:培养健全人格
- D:增强体质
答 案:ABCD
解 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①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儿童通过游戏认识环境,认识物质特性,发展感知觉、想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模仿性地、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如“过家家”,“拿枪打仗”等;③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在游戏中发挥他们的想像、才智,表现他们的技能和灵活的独创精神,体现领导、组织能力;③培养健全的人格,游戏要求自信和坚持性,要求具有责任感并遵守规则,在游戏中体现助人和协作精神;⑤增强体质。
5、反应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 A:严重持久的精神创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 B:精神创伤多为超强度引起
- C:病前人格多为不稳定型
- D:一旦精神因素消除,精神症状也随之减轻
答 案:ABCD
6、幼儿期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A:对话语的发展
- B:连贯语的发展
- C:独白语的发展
- D:情境语的发展
答 案:BC
解 析: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言语发展的集中表观。其发展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婴儿期儿童的言语交际形式主要是对话语,即与成人之间的问话与回答;幼儿期儿童的表述逐渐从对话语向独自叙述自己的体验、经验和意愿发展;一般到幼儿期末,儿童就能较为清楚地向他人讲述自己所欲表白的事情了;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幼儿的讲述多以情境活动的表象为背景,缺乏连续性,无逻辑性,结合情境才能理解。随着思维逻辑性的萌芽,开始出现连贯语表述。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7、第二逆反期的表现包括()
- A:观念上的碰撞
- B:追求独立自主
- C:经济上的自主
- D:追求平等的社会地位
答 案:ABD
解 析:第二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