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1月29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1月29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1/2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9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 )。

  • A:继续社会化
  • B:再社会化
  • C:去社会化
  • D:反社会化

答 案:B

解 析: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的社会化叫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
  • B:高尔顿
  • C:华生
  • D:霍尔

答 案:B

3、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吸吮
  • B:后天的经验
  • C:动作
  • D:先天的成熟

答 案:C

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故选C。

4、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 A:慎独、克己、复礼
  • B:正义、公道、忠恕
  • C:无私、仁爱、奉献
  • D:忠诚、审慎、勤勉

答 案:D

5、初诊接待应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是协助求助者()。

  • A:解决心理问题
  • B:治疗精神疾病
  • C:解决生活困扰
  • D:提高活动水平

答 案:A

解 析: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协助” 二字表明心理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

6、可以造成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

  • A:空难
  • B:旅游
  • C:失恋
  • D:迁居

答 案:A

7、鼓励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A:不断提问
  • B:给与奖励
  • C: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
  • D:及时表扬

答 案:C

8、WAIS—RC中的词汇测验分为()。

  • A:城市和农村共用一种
  • B:成人和儿童共用一种
  • C:城市用和农村用两种
  • D: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

答 案:C

解 析:考虑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现实情况,WAIS—RC分别制订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咨询师对于该求助者的接纳应包括(  )。

  • A:主动求助
  • B:负性情绪明显
  • C:非常自责
  • D:躯体症状严重

答 案:ABCD

解 析:咨询师应该无条件的接纳来访者,包括求助者消极的思想和行为,也包括其现在的状况。 @jin

5、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其原因包括()。

  • A: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
  • B: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
  • C: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
  • D: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答 案:ABCD

6、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

  • A:行动者
  • B:刺激物
  • C:环境背景
  • D:对象

答 案:ABC

解 析: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之为立方体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主体、刺激客体以及背景。

7、涉人性会谈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 A:责备性问题
  • B:间接询问
  • C:解释性问题
  • D:多重提问

答 案:ACD

解 析:涉入性会谈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有:“为什么”的问题、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