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7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 A:友谊
- B:爱情
- C:喜欢
- D:亲情
答 案:B
解 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2、一般来说,最能表现个体真实心态的身体语言是( )。
- A:面部表情
- B:目光
- C:身体运动
- D:妆饰
答 案:B
解 析:眼睛是非常有效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观察力敏锐的人,能从一个人的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依赖是求助者寻求现实的帮助
- B:移情是求助者弥补过去的情感
- C:移情是求助者寻求心理依靠
- D:依赖是一种信任,移情是一种发感
答 案:C
4、如果某测验的效度是0.70,则在测验中无法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
- A:0.30
- B:0.51
- C:0.49
- D:0.70
答 案:B
解 析:在测验中可以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效度的平方。效度为0.70表示在测验中可以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为0.70×0.70=0.49。则无法做出预测的比例为1-0.49=0.51。
5、企业员工与领导( )。
- A:由于地位不同,导致双方在人格上不尽平等
- B:由于权力不同,导致双方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
- C: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双方在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
- D:由于追求不同,导致双方在利益目标上不尽统一
答 案:D
解 析:企业员工与领导处于企业的不同位置,他们的工作任务不同,着眼点不同,职位不同,但是他们酌人格是平等的。道德具有普遍性,对人的要求相同
6、0~2岁的儿童主要依靠()来记忆。
- A:表象
- B:言语
- C:动作
- D:情绪
答 案:C
解 析:0~2岁儿童主要是运动记忆,即依靠自己的身体运动和动作进行的记忆。因此,答案选C。
7、利用明显线索改变求助者的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疗法是( )。
- A:阳性强化法
- B:消退法
- C:代币管制法
- D:行为渐隐技术
答 案:D
解 析:行为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剌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 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此法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 使他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反应。
8、对于比较容易的、感兴趣的材料,采用()复习方式比较好。
- A:集中
- B:先集中后分散
- C:分散
- D:先分散后集中
答 案:A
解 析:复习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一般来说,比较容易的、感兴趣的材料,采取集中复习效果好些;反之,较难的、无意义的材料,采取分散复习效果好些。
多选题
1、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 A:角色领悟
- B:角色期待
- C:角色实践
- D:角色成就
答 案:ABC
2、测验间的相互比较,可以确定测验构思效度,方法有()。
- A:计算两种测验间得分的相关
- B:计算区分效度
- C:观察法
- D:因素分析法
答 案:AB
3、BRMS评定时间的一般规定是()。
- A:一次评定需20分钟
- B:再次评定间隔一般为2到6周
- C:一次评定需30分钟
- D:再次评定间隔一般为6到8周
答 案:AB
解 析:略。
4、症状夸大模式量表中现对较低的量表是( )。
- A:Q量表
- B:F量表
- C:L量表
- D:K量表
答 案:CD
5、关于SDS的施测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指导语是“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回答”
- B:文化程度低的受测者不适用
- C:应让受测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
- D: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项也不要在同一项目上重复评定
答 案:ACD
解 析:抑郁自评量表SDS是根据自己一个星期内的感觉来回答的,其施测步骤包括:①在自评者评定以前,一定要让受测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②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③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DS有10项反向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④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6、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 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
- 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
- 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
- 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答 案:AD
解 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J司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注意分配的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是很难同时进行。
7、从众行为的原因有()。
- A:寻求行为参照
- B:对偏离的恐惧
- C:追求成就
- D:群体凝聚力
答 案:ABD
解 析: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有:1)寻求行为参照,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可以找到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3)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