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2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当安全风险提示级别为一级的,则特别严重,用橙色标示。()
答 案:错
解 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用红色标示。故本题错误。
2、《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取消人工窗口。()
答 案:错
解 析:《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尽可能减少采集游客个人信息,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景区应保留人工窗口,在游客量未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之前,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提供购票预约服务。故本题错误。
3、患有肺结核、麻风病、天花、伤寒、病毒性肝炎、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的人员不予颁发导游证。()
答 案:对
解 析:《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5条、《导游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了患有甲类、乙类以及其他可能危害旅游者人身健康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的不予颁发导游执业证书。故本题正确。
4、《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5、宪法序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根本任务的国内外有利条件,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确认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序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根本任务的国内外有利条件,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确认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单选题
1、“十三五”时期,要支持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 )发展,加快推进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 A:特色化、品牌化
- B:特色化、专业化
- C:网络化、专业化
- D:网络化、品牌化
答 案:B
解 析:“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新驱动,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后者要求主体创新,提高发展新效能。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知名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2、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以( )的罚款。
- A:500以下
- B: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 C:3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D:1万元以上3万元似下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出境旅游,因旅行社原因未成行,在出发前15日通知旅游者,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支付旅游费用总额()的违约金。
- A:2%
- B:10%
- C:15%
- D:20%
答 案:A
解 析:出境旅游,旅行社在出发前30日(不含30日)通知旅游者,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的违约金。出发前30日至15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的2%的违约金。
4、下列关于旅游者安全配合义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安全不仅仅是政府、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旅游者也应当履行安全配合的义务
- B: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应注意保护自身隐私权,无须告知旅游经营者其个人健康情况
- C: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 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 D: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答 案:B
解 析:《旅游法》第十五条规定,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性任务。
- A:党的领导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全面依法治国
答 案:B
解 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性任务。
多选题
1、《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推动旅游业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的服务精品,充分发挥服务品牌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引领带动作用。
- A:专业度高
- B:覆盖面广
- C:影响力大
- D:带动性强
- E:放心安全
答 案:ABCE
解 析:《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推动旅游业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服务精品,充分发挥服务品牌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引领带动作用。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源头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基层基础等环节补齐短板,严格落实旅游客运相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相关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治理。
- A:源头
- B:事中
- C:事后
- D:综合
- E:精准
答 案:ADE
解 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源 头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基层基础等环节补齐短板,严格落实旅游客运相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相关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
3、《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引导实现()的共贏格局,对于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A:农民致富
- B: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
- C:乡村环境持续美化
- D:农业农村现代化
- E:城乡融合发展
答 案:ABC
解 析:《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引导实现农民致富、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乡村环境持续美化的共贏格局,对于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进口的()、()、()应当符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A:食品
- B:食品添加剂
- C:中国
- D:食品相关产品
- E:进口国家
答 案:ABD
解 析:《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5、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判定不具有证明力的证据。
- A: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 B: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
- C:非法来源的证据
- D:恶意串供的证据
- E: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证人可以通过书面方式提供的证言
答 案:BCD
解 析:下列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法律规定的应当确认其证明力的证据;非法来源的证据;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做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不视同为不利证据;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待证事实;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及口头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属于人民法院判定不具有证明力的证据。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