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2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道路旅客运输中,旅客遗失客票的,经核实其身份信息后,售票人应当为其补办客票,并收取补票费。()
答 案:错
解 析:《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38条第3款规定,旅客遗失客票的,经核实其身份信息后,售票人应当免费为其补办客票。故本题错误。
2、旅游区景点可探索聘请专业认员特别是退休专家、老师等从事专业讲解工作。
答 案:对
3、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和自由。()
答 案:对
解 析:人身自由权,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及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和自由。《宪法》第3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故本题正确。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为相关信教师生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答 案:错
解 析:《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传教、举行宗教活动、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因此本题错误。
5、《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电商平台拓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扩大线上销售规模。()
答 案:对
解 析:《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电 商平台拓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扩大线上销售规模。
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电子合同履行规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寄出时间为交付时间
- B: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提供服务时间
- C: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没有载明时间的,以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
- D:标的为提供服务的,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以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
答 案:A
解 析:《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电子合同的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提供服务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以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电子合同的标的物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物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2、较大旅游突发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
- A:1
- B:3
- C:5
- D:10
答 案:D
解 析:《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较大旅游突发事件包括下 列情形: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旅游者50人以上200人以下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其他在境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的事件。
3、在国内航空运输中,承运人对每名旅客的人身赔偿责任限额为()元人民币。
- A:3万
- B:4万
- C:30万
- D:40万
答 案:D
解 析:在国内航空运输中,承运人对每名旅客的人身赔偿责任限额为40万元人民币。
4、根据《旅游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 A:旅游突发事件
- B:旅游应急管理
- C:应急保障措施
- D:应急预案
答 案:B
解 析:《旅游法》第7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故选B。
5、《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的不合理要求。
- A:临时增加旅游项目
- B:陪旅游者到商店购物
- C:侮辱其人格尊严或违反其职业道德
- D:游客的个别要求
答 案:C
解 析:《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10条、《导游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导游进行导游活动时,其人格尊严应当受到尊重,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导游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严、违反其职业道德、不符合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危害其人身安全的不合理要求。故选C。
多选题
1、下列关于旅游主管部门管理权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制定导游人员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
- B:承担导游培训等具体工作
- C:依法保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利
- D: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对导游人员进行管理
- E:接受导游注册
答 案:ACD
解 析:BE属于导游行业组织的相关工作。
2、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
- A:双方协商
- B: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
- C: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D: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 案:ACDE
解 析:《旅游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双方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导游履行职务权,是指导游履行职务时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的权利。
- A:要求旅游者如实提供旅游所需信息
- B:要求旅游者支付合理小费
- C:要求旅游者不得提出超合同的要求
- D:要求旅游者妥善保管随身物品
- E: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合同约定的旅游行程安排
答 案:ADE
解 析:小费是旅游者自愿给予的,B项错误;导游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超出旅游合同约定的不合理要求,C项描述不准确。故选ADE。
4、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办签证。
- A:属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
- B:属于免办签证人员的
- C: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
- D:长期生活在边境的外国居民
- E:国务院规定的可以免办签证的其他情形
答 案:BE
解 析: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办签证。一是根据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的互免签证协议,属于免办签证人员的;二是持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的;三是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四是国务院规定的可以免办签证的其他情形。
5、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根据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风险提示级别分()。
- A:特别严重
- B:严重
- C:较重
- D:一般
- E:轻微
答 案:ABCD
解 析:《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根据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风险提示级别分为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故选ABCD,E项不属于本题范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