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2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耳模的声学耦合系统中,一般来说,()控制着助听器中频区域的声学效应。
- A:耳钩
- B:导声管
- C:声孔
- D:通气孔
- E:阻尼子
答 案:E
2、在时值小于()时,纯音的响度将随给声时间的()而()。
- A:100ms、减少、升高
- B:200ms、减少、降低
- C:300ms、增加、降低
- D:400ms、增加、降低
- E:500ms、减少、升高
答 案:B
解 析:在时值小于200ms时,纯音的响度将随着给声时间的减少而降低。
3、残疾按照残疾部位可以分力以下几类(),凡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残疾的人,列为多重残疾。①视力残疾;②听力残疾;③言语残疾;④肢体残疾;⑤智力残疾;⑥精神残疾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③④⑤⑥
- E:②③
答 案:A
解 析:残疾按照残疾部位可以分为六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凡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残疾的人,列为多重残疾。
4、在耳模的声学耦合系统中,一般来说,()控制着助听器低频区域的声学效应。
- A:耳钩
- B:导声管
- C:声孔
- D:通气孔
- E:阻尼子
答 案:D
解 析:耳模的声学耦合系统由耳钩、导声管、声孔、通气孔和阻尼子组成。一般来说,通气孔控制着助听器低频区域的声学效应,阻尼子控制着助听器中频区域的声学效应,号角声孔控制着助听器高频区域的声学效应。
5、在共振系统中大部分声能的衰减和零点都是由()所产生的。
- A:口腔
- B:鼻腔
- C:侧腔
- D:喉腔
- E:管腔
答 案:C
解 析:鼻音是用嘴唇或舌将口腔阻塞并且开启软腭,让声音通过鼻腔产生的。鼻音全部是浊音,而且它的共振峰结构和元音类似,但是声道更长,开口较小,且有一个侧腔(闭合的口腔)。这种变化使得全部共振频率降低,减小了声音的振幅,并产生了一个频谱的“零点”。在共振系统中大部分声能的衰减和零点都是由侧腔所产生的。
6、如果是浊塞音和()连接,()有个较短的尖峰,共振峰转移可以在开始部分觉察到。由于()有较长时间的非周期性的振动,共振峰转移就不易被察觉到。
- A:辅音、清塞音、浊塞音
- B:辅音、浊塞音、清塞音
- C:元音、清塞音、浊塞音
- D:元音、浊塞音、清塞音
- E:母音、清塞音、浊塞音
答 案:D
7、在NAL-RP处方公式中,对于()听阈大于或等于()的深度聋患者,要增加一个校正因子。
- A:1000Hz、95dBHL
- B:2000Hz、95dBHL
- C:2000Hz、85dBHLT
- D:1500Hz、75dBHL
- E:1500Hz、85dBHL
答 案:B
解 析:在NAL-RP处方公式中,对于2000Hz听阂大于或等于95dBHL的深度聋患者,要增加一个校正因子。
8、对声源的定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耳郭通过改变了的不同频率声波传播特性提取声音定位信息
- B:人类声源定位最主要的信号是声波到达双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
- C:当声音从右侧传来时先抵达左耳,再抵达右耳
- D:外耳郭和耳甲腔能够改变进入的声音的频谱,从而使得个体能够判断不明声源的位置
- E:对声源定位功能的分析表明,听觉系统的中枢部位在对环境声吝进行分析时能够利用非常微妙的频谱信息
答 案:C
解 析:当声音从右侧传来时先抵达右耳,再抵达左耳。
多选题
1、助听器中有哪几种样式()。
- A:盒式
- B:耳后式
- C:耳内式
- D:耳道式
- E:深耳道式
答 案:ABCDE
解 析:助听器由最初无法携带的扩音器,一步步地演化成盒式、耳后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以及几乎看不见的深耳道式,越来越美观便捷。
2、测试强度差别阈的方法有()。
- A:在不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B: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
- C: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D: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长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 E: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答 案:BCE
解 析:声强的变化在心理声学上体现为响度的变化。声强辨别敏感性指的是人耳对两个声音之间最小的声强差鼻能辨别其响度不同的能力。测量方法通常包治三种:一种是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另一种是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第三种是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3、关于外耳保健说法正确的是()。
- A: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 B:在外耳的保健中,要注意防止耳郭的外伤和冻伤
- C:耳郭位于头部的两侧,皮肤菲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加之耳郭属于身体的外露部分,容易遭受外伤或冻伤
- D:如已冻伤,不能立即直接返回热室内、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急速局部加温,应用干净的双手掌轻轻按摩耳郭,切忌用力揉搓,使温度逐渐回升到正常,防止耳郭坏死
- E:如果已经发生了冻疮,可用冻疮膏贴敷局部,如有溃疡或坏死者,可加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感染
答 案:ABCDE
解 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位于头部的两侧,皮肤菲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加之耳郭属于身体的外露部分,容易遭受外伤或冻伤:外伤可引起血管破裂,形成血肿,一旦血肿形成,难以自行吸收:同时耳郭软骨抗感染能力差,一旦裂,形成血肿,一旦血肿形成,难以自行吸收,同时耳郭软骨抗感染能力差,一旦感染,容易因软骨坏死而导致耳郭畸形。在遇冷,特别在寒冷空气中暴露过久,可发生冻伤,导致局鄙缺血,如发生严重冻伤,则可使耳郭,特别是耳郭边缘,呈现干性坏死,变成耳郭缺损:因此在外耳的保健中,要注意防止耳郭的外伤和冻伤:如已冻伤,不能立即直接返回热室内、用热毛巾和热水袋急速局部加温,应用干净的双手掌轻轻按摩耳郭,切忌用力揉搓,使温度逐渐回升到正常,防止耳郭坏死:如果已经发生了冻疮,可用冻疮膏贴敷局部,如有溃疡或坏死者,可加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感染:
4、关于耳模的声学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
- B:声孔的选择茌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声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
- C: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
- D: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
- E:阻尼子离鼓膜越远,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答 案:BE
解 析: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c通气孔的选择在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通气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阻尼子离鼓膜越近,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5、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下列有关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介质中做自由振动
- B:质点在介质中做受迫振动
- C:各质点的振动规律都相同
- D:各质点的振动速度都相同
- E:各质点的振动方向都不同
答 案:BE
解 析: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6、颞骨嵌于()之间,参与组成颅中窝与颅后窝,与大脑、小脑及颅内的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密切。
- A:额骨
- B:蝶骨
- C:鼻骨
- D:顶骨
- E:枕骨
答 案:BDE
解 析:颞骨嵌于蝶骨、顶骨和枕骨之间。
7、()和()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 A:内毛细胞
- B:外毛细胞
- C:前庭膜
- D:血管纹
- E:毛细胞
答 案:AB
解 析: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