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取得许可,也不需要上报备案。()
答 案:错
解 析:《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和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取得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应当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制定出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和相关要求,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出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和相关要求,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故本题正确。
3、旅行社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银行存人保证金的,应当设立独立账户,存期由归属旅游主管部门规定,但不得少于2年。()
答 案:错
解 析:依据《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14条,旅行社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银行存入保证金的,应当设立独立账户,存期由旅行社确定,但不得少于1年。存期由旅行社确定非旅游主管部门规定,故本题错误。
4、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 案:对
解 析:《民法典》第20、第21条确认,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本题正确。
5、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答 案:错
解 析:《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40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因此,此时经营者不承担责任,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价格举报电话是()。
- A:12308
- B:12315
- C:12320
- D:12358
答 案:D
解 析:价格举报电话:12358;旅游服务热线电话:12301。
2、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还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的赔偿金。
- A:1倍以上5倍以下
- B:3倍以上5倍以下
- C:1倍以上3倍以下
- D:2倍以上5倍以下
答 案:C
解 析:《旅游法》第七十条规定,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还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金。
3、()是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
- A:政府
- B:旅游企业
- C:旅游景区
- D:旅游协会
答 案:A
解 析: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应有职责,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应当由政府统一协调和推动。
4、因旅客的责任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财产损失的,由()承担赔偿责任。
- A:旅客
- B:铁路运输企业
- C:旅客和铁路运输企业共同
- D:保险公司
答 案:A
解 析:《铁路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的责任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财产损失的,由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承担赔偿责任。
5、合同是()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 A:民事
- B:商事
- C:经济
- D:行政
答 案:A
解 析:合同编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故选A。
多选题
1、《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制定出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和相关要求,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要求。
- A:限量
- B:预约
- C:错峰
- D:限时
- E:限区域
答 案:ABC
解 析:《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制定出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和相关要求,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故选ABC。
2、《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推动建设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
- A:特色鲜明
- B:氛围浓厚
- C:底蕴深厚
- D:经济效益突出
- E: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
答 案:ABE
解 析:《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故选ABE。
3、根据《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中国公民(),不准出境。
- A: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 B:因非法居留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遭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 C:属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
- D:属于刑事案件原告的
- E:曾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答 案:ABCE
解 析:《出入境管理法》第12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①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②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③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④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⑤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故答案为ABCE。
4、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
- B: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 C: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 D: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 E:法律和道德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答 案:ABCD
解 析: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故选ABCD。
5、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包括()。
- A:侵权人故意或过失
- B:第三人原因
- C: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
- D:不可抗力
- E:受害人自甘风险
答 案:BCDE
解 析:依据《民法典》关于免责或减轻责任事由的规定,主要包括受害人故意、 受害人过失、第三人的原因、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自甘风险和自助行为。故A错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