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体有四大类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
答 案:对
2、以下食物铁含量的顺序是:火鸡肝>牛肉干>墨鱼干>扁豆。()
答 案:错
解 析:以下食物铁含量的顺序是:墨鱼干(23.9mg)>火鸡肝(20.7mg)>扁豆(19.2mg)>牛肉干(15.6mg),见食物成分速查排序。
3、巴氏消毒牛奶指在60~80℃、数十分钟杀灭奶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制得的产品。(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食品在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受到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而出现卫生问题。(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急火快炒,可以减少( )的损失。
- A:维生素D
- B:维生素A
- C:铁
- D:维生素C
答 案:D
2、失水时表现为神志恍惚、尿少、尿比重降低,属于( )。
- A:等渗性脱水
- B:低渗性脱水
- C:高渗性脱水
- D:脱水
答 案:B
3、在以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 )。
- A:猪肉
- B:猪肝
- C:猪脑
- D:猪舌头
答 案:C
4、下列关于水果营养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水果与蔬菜可相互替换
- B:果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低于果肉
- C:果脯中维生素的含量和鲜果中一样多
- D:加工后的水果制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答 案:D
多选题
1、青少年选择食物的要点包括()。
- A:注意铁、锌的补充
- B: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 C:保证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摄取
- D: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
- E:每天注意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和豆类,以保证钙的充足
答 案:ABCDE
2、在测定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时,通常标准参照物选择()。
- A:白面包
- B:果糖
- C:淀粉
- D:葡萄糖
- E:全麦面包
答 案:AD
3、有关调查报告的概述部分,说法正确的有()。
- A: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 B: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 C: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D: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 E: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答 案:BCDE
4、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包括()。
- A:蛋白质生物价
- B:氨基酸评分模式
- C:蛋白质功效比值
- D:氨基酸评分
- E:蛋白质净利用率
答 案:ABCDE
解 析:不同蛋白质由于化学组成、形状的差别,消化率和生物利用也有所不同,所以要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质量的优劣,首先要了解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然后通过氨基酸评分模式、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等方法完成对氨基酸数量和比例以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
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3、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