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助听器验配师 → 2024年12月17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4年12月17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4/12/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2月17日专为备考2024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岩部从内向外依次有以下结构()。

  • A: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小神经沟→岩浅大神经沟→弓状隆起
  • B:颈动脉管内口→岩浅小神经沟→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弓状隆起
  • C: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弓状隆起
  • D: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小神经沟→弓状隆起一岩浅大神经沟
  • E:颈动脉管内口→岩浅小神经沟→岩浅大神经沟→三叉神经压迹→弓状隆起

答 案:A

解 析:岩部从内向外依次有以下结构: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容纳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略偏外前方短而细小的沟,为岩浅小神经沟。内有同名神经;后内侧者为岩浅大神经沟,内有同名神经,其外侧末端为面神经管裂孔;后外方有较大的凸起,为弓状隆起,下为上半规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容包括()。①总则;②康复;③教育;④劳动就业;⑤文化生活;⑥社会保障;⑦无障碍环境;⑧法律责任

  • A:②③④⑤⑥⑦⑧
  •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①②③④
  • D:③④⑤⑥⑦
  • E:①②④⑤⑦⑧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容包括:①总则:②康复;③教育;④劳动就业:⑤文化生活;⑥社会保障;⑦无障碍环境:⑧法律责任

3、为了使耳模得到一个较好的()响应,可以在2mm的声孔内安装一个内径小于1mm的导声管,以得到反号角效应,衰减高频。

  • A:低频
  • B:高频
  • C:中频
  • D:中高频
  • E:低中频

答 案:A

解 析:反号角声孔:为了使耳模得到一个较好的低频响应,可以在2mm的声孔内安装一个内径小于1mm的导声管,以得到反号角效应,衰减高频。

4、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属于()。

  • A:自主选择权
  • B:公平交易权
  • C:知悉权
  • D:求偿权
  • E:结社权

答 案:A

解 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5、当软腭和悬雍垂上升,堵住了气流到鼻腔的通路时,绝大部分气流就会从口腔呼,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气流通过缝隙沿()传到鼻腔,产生鼻腔共鸣。

  • A:鼻咽腔
  • B:鼻咽后壁
  • C:鼻中隔
  • D:鼻窦
  • E:鼻咽

答 案:B

解 析:当软腭和悬雍垂上升,堵住了气流到鼻腔的通路时,绝大部分气流就会从口腔呼出,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气流通过缝隙沿鼻咽后壁传到鼻腔,产生鼻腔共鸣。

6、声压级在65-70dBSPL范罔内是以下哪种声音()。

  • A:树叶的沙沙声
  • B:正常的说话声
  • C:工业噪声
  • D:摇滚音乐会
  • E:喷气式飞机

答 案:B

解 析:在周围的声学环境中,声压级范围从0dB到120-140dB。轻声耳语的声压级约为40dBSPL,正常的说话声声压级在65-70dBSPL范围内。

7、在心理声学中,韦伯定理可用公式表达为()。

  • A:△Ⅰ/Ⅰ=0
  • B:4△Ⅰ/Ⅰ=1
  • C:△Ⅰ+Ⅰ=1
  • D:Ⅰ/△Ⅰ=100
  • E:△Ⅰ/Ⅰ=常数

答 案:E

解 析:有实验证买,对许多物理量来说,差别阈与刺激量的大小是成比例的此结论被称为韦伯定理,用公式可表达为:△/Ⅰ=常数,式中,Ⅰ——刺激量;△Ⅰ差别阈。

8、暂时性阈值移动(TTS)受到刺激结束后的时间的影响,在恢复的起始阶段有个反弹,然后缓慢的恢复过程是从()。

  • A:从2min开始到16min
  • B:从1min开始到16min
  • C:从2min开始到60h
  • D:从2min开始到16h
  • E:从1min开始到6h

答 案:D

解 析:听觉疲劳的明显表现和度量指标是暂时性阈值移动(temporarythresholdshift,TTS)。TTS受到刺激结束后的时间的影响,在恢复的起始阶段有个反弹,然后从2min开始从16h有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多选题

1、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

  • A:中央核
  • B:外周神经核
  • C:中枢周围神经核
  • D:内侧上橄榄核
  • E:中上橄榄核

答 案:ABC

解 析: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中央核、外周神经核和中枢周围神经核。

2、下列可以用来描述声波特性的有()。

  • A:频率?
  • B:波长λ
  • C:振幅A
  • D:周期T
  • E:相位φ

答 案:ABCE

解 析:以正弦函数描述某一频率的纯音,声波的特性生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频率、波.长、振幅和相位。

3、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是受迫振动
  • B: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质点振动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 E: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在于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

答 案:ACDE

解 析: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一处质点振动引起周围质点振动,振动质点具有能量,因此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要想维持振动的传播,必须有提供能量的来源—波源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扣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

4、以下关于小儿听力语言的基本康复教育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
  • B: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
  • C: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
  • D: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
  • E: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人手

答 案:ABCDE

解 析: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常常被叫做听力语言训练,其主晏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相反,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的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它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入手。首先,要设法确定听障儿童的发展水平,以决定培建或学习的起点,然后努力提供一些必要而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听障儿童广泛地练习某一特定发展水平的一般性技能),使听障儿童能对自己在多数场合下很想应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进行练习。教师要先帮助听障儿童制订计划,然后和听障儿重一起完成这个计划。事实上,听障儿童正处在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虽然在发展的整体上遵循着正常儿童连续性发展过程的规律,但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客观存在,致使其身心发展的某些方面滞后于其实际的年龄水平,或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而成为异常行为,这就需要教育执行考根据听障儿童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5、口腔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 A:前后活动
  • B:开闭活动
  • C:左右活动
  • D:上下活功
  • E:伸缩活动

答 案:ABC

解 析:口腔骨架由颌骨构成。颌骨有上颌骨和下颌骨之分。上颌骨是固定的,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开闭活动、前后活动和左右活动,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6、测试强度差别阈的方法有()。

  • A:在不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B: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
  • C: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D: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长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 E: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答 案:BCE

解 析:声强的变化在心理声学上体现为响度的变化。声强辨别敏感性指的是人耳对两个声音之间最小的声强差鼻能辨别其响度不同的能力。测量方法通常包治三种:一种是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另一种是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第三种是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7、每一个特定个体的共振峰也可有变化,这与()有关。

  • A:健康状况
  • B:情感的变化
  • C:言语的内容
  • D:谈话中的词汇
  • E:句子的重点

答 案:ABCDE

解 析:每一个特定个体的共振峰也可有变化:这与言语的内容、健康状况、情感的变化、谈话中句子的词汇和重点有关。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