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通、诱骗的行为处罚。
答 案:对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我国人民警察特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答 案:错
3、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所谓犯罪地不包括预备地
答 案:错
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5、候问室有被盘问人时,应当由民警或联防队员值班、看管或者巡査。
答 案:错
6、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3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7、对于两种以上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裁决,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答 案:对
8、保障人民警察充分行使职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答 案:错
单选题
1、在暂缓执行期间,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有下列哪种行为的,由决定行政拘留公安机关作出没收或者部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恢复执行行政拘留?()
- A:被决定行政拘留的张某找到证人徐某,要求徐某改变其证词,证明张某没有打人,并留下了2000元
- B:被决定行政拘留的陈某因紧急事情需要前往A县两日,走时未通知当地公安机关,两日后,陈某从A县回来,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了情况
- C:被决定行政拘留的刘某找到好朋友王某,要求王某出庭证明他不在盗窃现场
- D:被决定行政拘留的袁某向当地公安机关谎称带父母去B县看病,实际上袁某是为了到较远的C县打工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条,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
2、 由于相对人陈某拒不履行某行政机关的决定,该行政机关拟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则该项执行的费用应当由( )承担。
- A:该行政机关
- B:该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
- C:人民法院
- D:陈某
答 案:D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据此,陈某拒不履行行政机关的决定,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陈某承担。D项当选。
3、在制作辨认笔录给辨认人辨认照片时,照片数量不得少于()张。
- A:7
- B:8
- C:9
- D:10
答 案:D
4、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 )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
- A: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B:赵某16岁有违法行为的
- C:陈某的违法行为是因行政管理人员的过错造成的
- D:精神病人李某在精神病发作期间有违法行为的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醉酒不是免责事由,A项错误。《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故排除B项。违法行为实施者是陈某,即使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过错造成,也应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共同承担责任,C项错误。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故D项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
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的有()。
- A: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
- B: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
- C: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
- D: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据此,B项正确;A项被判处管制和D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不属于人民警察应依法履行的职责;C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应当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也不属于人民警察应依法履行的职责。故本题选B项。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行使不同的职权,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是()。
- A: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城划分
- B: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范围内进入紧急状态
- C: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 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答 案:C
解 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故本题答案选C。
7、下列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要性的是()。
- A:立法方面还不健全
- B:学习懂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 C:执法司法方面还不规范
- D:守法方面还不够自觉
答 案:B
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主要是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方面还存在问题。
8、某塑料厂职工丁某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 A:伤残就业补助金
- B:工作医疗补助金
- C:供养亲属抚恤金
- D:生活护理费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所以该题选C。
多选题
1、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的一种分类,其划分的主要标准包括()
- A:调整主体
- B:调整的社会关系
- C:调整方法
- D:调整范围
答 案:BC
解 析: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调整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
2、公安机关在办理人身伤害行政案件时,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 A: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轻伤以上伤害程度的
- B:述法嫌疑人要求作伤情鉴定的
- C:述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 D:述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手段有争议的
答 案:AC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有()。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B:权利是义务的前提
- C:权利和义务有各自的范围和限度
- D:权利与义务是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处于法律关系的统一体中
答 案:ACD
解 析:B项表述错误,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但是义务是权利的前提;要享受权利,必然要先承担义务。
4、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 A:主犯
- B:从犯
- C:胁从犯
- D:教唆犯
答 案:ABCD
5、 某县公安分局因追赃将甲厂的机器设备连同其产品、工具等物品一并扣押,经评估价值100万元。甲厂雇人看管扣押的设备等物品,共花费2000元。后市公安局通过复议决定撤销县公安分局的扣押决定,县公安分局将全部扣押物品退还甲厂。甲厂将所退物品运回厂内安装,自付运输、装卸费1800元。甲厂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损失应予赔偿?( )
- A:5000元的购买设备贷款利息
- B:2万元的企业利润损失
- C:1800元的运输、装卸费
- D:2000元的看管费
- E:10000元的定损费用
答 案:C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6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八)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本案中,公安分局扣押财物后,未造成财产损失或者灭失,且国家赔偿只赔直接损失,不赔间接损失,因此,A项购买设备贷款利息、B项企业利润损失以及E项定损费用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本题的正确为C项、D项
6、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多人死亡
- B: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多人死亡
- C: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多名患者感染上悪性传染病
-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答 案:ABCD
7、()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 A:—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 B:各政党
- C:各社会团体
- D:各企业事业组织
答 案:A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E: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答 案:ABCDE
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主观题
1、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3、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4、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