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 → 2025年01月0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年01月0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01/0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1月1日专为备考2025年风险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场外衍生工具交易、证券融资交易和与中央交易对手的交易都需要计量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只有场外衍生工具交易需要计量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

答 案:对

解 析:场外衍生工具交易、证券融资交易和与中央交易对手的交易都需要计量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只有场外衍生工具交易需要计量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

3、商业银行利用资产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达到管理和消除风险、保持收益稳定的目的。

答 案:错

解 析:风险是可以通过资产投资组合分散从而被降低的,但是不能被消除。

4、对于不满足利用内部模型法,但希望提高风险敏感度(相对现期风险暴露法)的银行,可以采用标准法。

答 案:对

单选题

1、反洗钱国际组织及许多国家都将反恐怖融资纳入反洗钱工作范畴,下面关于恐怖融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恐怖融资属于恐怖主义的辅助行为
  • B:恐怖融资的资金来源往往是非法所得
  • C:恐怖融资是恐怖主义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 D:恐怖融资是有意识的使恐怖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帮助行为

答 案:B

解 析:恐怖融资是指有意识地直接或间接为恐怖活动提供募集资金的行为,如果把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直接或间接实施恐怖活动视为恐怖主义的核心行为的话,那么恐怖融资应该属于恐怖主义的辅助行为,是有意识地使恐怖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帮助行为。恐怖融资是恐怖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资金的支持,恐怖主义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时,针对经营管理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实施了旨在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强度的管理控制活动后,仍然保留的那部分风险是()  

  • A:固有风脸
  • B:非系统性风脸
  • C:剩余风险
  • D:系统性风脸

答 案:C

解 析:剩余风险是指在实施了旨在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强度的管理控制活动后,仍然保留的风险。

3、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数据灵活性的要求,不包括()  

  • A:银行应该能够获取和汇总整个集团的所有重要风险数据
  • B:要能够生成客制化数据,适应监管要求变化,组织架构变化和新业务
  • C:除生成总风险敞口外,具有按监管要求生成数据子集的能力
  • D:银行生成的汇总风险数据应该有针对性地满足压力或危机情境下风险管理报告的需要

答 案:A

解 析: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有效风险数据加总和风险报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关于数据治理;②关于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③关于数据完整性。巴塞尔委员会强调,银行应该能够获取和汇总整个集团的所有重要风险数据;④关于及时性;⑤关于灵活性。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生成的汇总风险数据应该有针对性地满足风险管理报告的需要,包括压力/危机情景下的需要、内部需求以及监管问询的要求。加总流程的灵活性是指能够生成客制化数据,适应监管要求变化,适应组织架构变化和新业务。除生成总的风险敞口外,还要具有按监管要求生成数据子集的能力,例如敞口的国别、行业分布,同时强调了“指定日期”,也就变相要求了数据的灵活性。  

4、某银行风险管理人员针对不良贷款建立了以下模型:不良贷款率=4.3-0.07*GDP增长率-0.13*M2增长率+0.04*贷款增长率,对上述模型下列表述最不恰当的是()。  

  • A:在GDP、M2、贷款均为零增长情况下,不良贷款率的期望值为4.3
  • B:不良贷款率与贷款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
  • C:其他条件不变,M2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下降0.13个百分点
  • D:其他条件不变,GDP每增长1倍、不良贷款率下降0.07个百分点

答 案:D

解 析:增长1倍为增长100%,0.07*100%=7%其他条件不变,GDP每增长1倍、不良贷款率下降7个百分点。

多选题

1、2021年2月8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四项基本原则,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A: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管理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 B: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 C:有效性原则明确了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 D: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 E:全覆盖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恢复形象为声誉管理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

答 案:ABD

解 析:《声誉风险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 (1)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2)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3)全覆盖原则明确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各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各部门、岗位、人员和产品,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同时应防范第三方合作机构可能引发的对本机构不利的声誉风险,充分考量其他内外部风险的相关性和传染性。 (4)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及时高效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应对、高效处置声誉事件,及时修复机构受损声誉和社会形象。 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又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2、商业银行应致力于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对应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风险文化应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
  • B:风险文化应当融入到商业银行员工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中
  • C:风险管理理念应当固化到内部规章制度并辅之以合规和绩效考核
  • D:风险文化应贯穿于商业银行的整个生命周期
  • E:商业银行应通过开展运动式的教育活动来尽快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

答 案:ABCD

解 析:由于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管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风险文化被不断修正。因此,商业银行无法通过运动式的突击培训和教育达到培育风险文化的目的,而只能将其贯穿到商业银行的整个生命周期。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终身事业”。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绩效考核,将风险文化融入到商业银行员工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中。只有将风险管理理念固化到每一条规章制度中,并辅之以合规和绩效考核,才会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环境和氛围。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