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5年01月0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5年01月0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5/01/0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月2日专为备考2025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
  • B: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
  • C: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
  • D: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没有任何关联

答 案:B

解 析: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分,以(  )为标准差的量表。

  • A:2
  • B:3
  • C:5
  • D:7

答 案:A

3、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采用的是( )级评分法。

  • A:0~2的3
  • B:0~6的7
  • C:1~5的5
  • D:1~7的7

答 案:D

解 析:BPRS最多包括20个项目,但最常用的是18个项目的版本。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

4、根据职业道德理论,实施职业化管理将更加注重员工职业活动的()。

  • A:非个性化规范
  • B:去过程性转化
  • C:无流程化改造
  • D:反标准化建设

答 案:A

解 析: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它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态度、知识、技能、观念、思维、心理、行为等方面都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而不提倡个}生化。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5、晚上把一盏上罩且发出微光的灯视作一个戴斗笠的人,属于()。

  • A:视错觉
  • B:视幻觉
  • C:听觉过敏
  • D:弱视

答 案:A

6、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 B:观察学
  • C:经典条件反射
  • D:期待强化

答 案:C

解 析: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当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此反复,结果使不适当行为与厌恶建立起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了这种不适当的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当行为。因此,其基本原理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厌恶疗法的一种改良方法是内隐致敏法一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像中主动呈现某种可怕后果或令人厌恶的刺激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

7、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8、评估个人在一般社会机会中,所习得的一些知识是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

  • A:常识分测验
  • B:领悟分测验
  • C:类同分测验
  • D:词汇分测验

答 案:A

多选题

1、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 B:道德情感
  • C: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
  • D:道德行为

答 案:ABD

2、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 A: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 B:各焦虑等级之间级差尽量均匀.
  • C: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 D: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心理咨询师本人

答 案:ABC

3、受测者的WAIS-RC分测验成绩与其他同龄人比较时,()。

  • A:8分及以下为弱项
  • B:13分及以上为强项
  • C:以10分为比较基础
  • D:以12分为比较基础

答 案:BC

解 析:略。

4、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包括( )。

  • A:它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 B:它在心理问题演变中性质不变
  • C:心理发展过程中各种质的飞跃
  • D:心理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危机

答 案:AB

解 析:所谓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5、老年人人格的变化趋向包括( )。

  • A:缺乏安全感
  • B:孤独感
  • C:适应性强
  • D:回忆往事

答 案:ABD

解 析: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6、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应该进行的区分和鉴别包括()。

  • A:求助者亲友所提供资料的可靠程度
  • B:求助者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是否夸张
  • C:倾听中能否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D: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必要的鉴别

答 案:BD

解 析:在摄入性会谈中,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十分重要。1)做程度上的区别,由于人在对待生活事件时受情绪的干扰,所以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患者谈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或*一种想法,在强烈程度上可能有夸张成分,而在他的行为中未必表现得那么强烈。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对决定咨询措施是重要的。2)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特别对神经症求助者,由于他们有一种无意识的病因否认倾向,所以不能完全按求助者谈的内容对症状归因。

7、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模仿
  • B:竞争意识增加
  •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 D:责任意识降低

答 案:CD

解 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