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月7日专为备考2025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整个口腔的前端经上下唇及上下齿与外界相通,后端经咽门与()连接。
- A:咽管
- B:咽喉
- C:咽腔
- D:喉腔
- E:喉口
答 案:C
2、康复效果与干预时间有关,干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家长要抓住小儿()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及早对小儿进行康复训练。
- A:6个月内
- B:12个月内
- C:1岁之后
- D:3岁前
- E:7岁前
答 案:E
解 析:家长要抓住小儿7岁前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及早对小儿进行康复训练。
3、关于不舒适阈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 A:声音强度引起听觉明显不舒适感时的声压级
- B:助听器的输出要尽量大于患者的UCL
- C:UCL是调试最大声输出参数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 D:一般临床上测试患者在500、1000、2000和4000Hz的不舒适阈
答 案:B
4、传声器按时间发展的顺序依次是()。
- A:压电陶瓷式、电磁动圈式、驻极体式
- B:电磁动圈式、驻极体式、压电陶瓷式
- C:电磁动圈式、压电陶瓷式、驻极体式
- D:驻极体式、电磁动圈式、压电陶瓷式
- E:压电陶瓷式、驻极体式、电磁动圈式。
答 案:C
解 析:1、二战后普遍采用的是电磁动圈式传声器,康复知识,但其结构复杂,稳定性欠佳,频响范围仅为300~4000Hz,无法满足轻度听障人士对助听器品质的需求。2、60年代后期,压电陶瓷传声器问世,频率响应既宽又平。但作为助听器之用,仍有一些不足,助听厂商,主要表现在它对低频振动(如磨擦噪声)过于敏感,易引起助听器机械性的声反馈。3、70年代初出现的驻极体传声器弥补了这一不足。
5、就双唇鼻音/m/而言,阻塞出现在口腔的(),侧腔相对()。这样就给出了一个()的“零点”频率。
- A:后部、较长、高
- B:前部、较长、高
- C:后部、较短、高
- D:前部、较长、低
- E:后部、较短、低
答 案:D
解 析:就双唇鼻音/m/而言,阻塞出现在口腔的前部,侧腔相对较长。这样就给出了一个低的“零点”频率。
6、声管式耳模适用于低、中频听力损失少于40dBHL,()以上听力损失最多为()的听力障碍者。
- A:1000Hz、20dBHL
- B:1000Hz、10dBHL
- C:2000Hz、50dBHL
- D:2000Hz、30dBHLD.1000Hz、50dBHL
答 案:C
解 析:声管式耳模即管子装配耳模,将连接助听器的管子直接插入外耳道内。其在500Hz可得到最大30dB的衰减。佩戴声管式耳模不会产生堵耳效应。这种耳模适用于低、中频听力损失少于40dBHL,2000Hz以上听力损失最多为50dBHL的听力障碍者(类似于近年市场上开放式选配的助听器耳塞)。
7、在进行鼓膜穿刺时,因进针部位一般在中鼓室,故深度不宜超过()。
- A:2cm
- B:3mm
- C:1mm
- D:2mm
- E:1.5mm
答 案:D
解 析:在进行鼓膜穿刺时,因进针部位一般在中鼓室,故深度不宜超过2mm。
8、在时值小于()时,纯音的响度将随给声时间的()而()。
- A:100ms、减少、升高
- B:200ms、减少、降低
- C:300ms、增加、降低
- D:400ms、增加、降低
- E:500ms、减少、升高
答 案:B
解 析:在时值小于200ms时,纯音的响度将随着给声时间的减少而降低。
多选题
1、关于小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基本观念中的全面发展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听障儿童康复方面不但要把预防、发现、诊断、康复、医疗保健和教育结合起来以减少听障儿童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应促进听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 B:尽管听障儿童因其残障影响到了其发展的某些方面,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健听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遵循着一个与健听儿童发展相同的,一个有顺序的阶段性的连续过程
- C:事实上,在康复实践过程中,健听儿童的发展标准时常指引着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目的和方向
- D:听障儿童听力语言的康复应立足于促进完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即对听障儿童实施听力语言康复的同时要帮助听障儿童获得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 E:为听障儿童所做的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补残,而是要以听力语言的康复为突破口,促进听障儿童全部潜能的发挥与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建设要求的新人
答 案:ABCDE
解 析:在听障儿童康复方面不但要把预防、发现、诊断,康复、医疗保健和教育结合起来以减少听障儿童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应促进听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新的发展观认为,发展的焦点不应集中于人类需求的满足,而应集中于人类贡献能力的开发。它不仅强调人的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且认为人和人的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如前所述,尽管听障儿童因其残障影响到了其发展的某些方面,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健听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遵循着一个与健听儿童发展相同的,一个有顺序的阶段性的连续过程。此外,从多年听障儿童康复成功的经验以及听障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来看,听障儿童的发展是朝着不断向健听儿童靠近的方向前进的。事实上,在康复实践过程中,健听儿童的发展标准时常指引着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目的和方向。皮亚杰(Piaget)关于儿童发展阶段的学说以及儿童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论述,表明听障儿重因听力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对他们的认知和其他方面的成长都能造成影响。因此,听障儿童听力语言的康复应立足于促进完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即对听障儿童实施听力语言康复的同时要帮助听障儿童获得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听障儿童所做的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补残,而是要以听力语言的康复为突破口,促进听障儿童全部潜能的发挥与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建设要求的新人。
2、()和()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 A:内毛细胞
- B:外毛细胞
- C:前庭膜
- D:血管纹
- E:毛细胞
答 案:AB
解 析: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3、测试强度差别阈的方法有()。
- A:在不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B: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
- C: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
- D: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长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 E: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答 案:BCE
解 析:声强的变化在心理声学上体现为响度的变化。声强辨别敏感性指的是人耳对两个声音之间最小的声强差鼻能辨别其响度不同的能力。测量方法通常包治三种:一种是通过改变调幅音的调制幅度;受试者能听出调制信号时的调制幅度即为强度差别阈;另一种是在连续背景噪声的某一段时程中增大声强,受试者能辨别出响度的变化;第三种是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较短的不同声强的声音,让受试者分辨哪个声音响度大。
4、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区别在于()。
- A:声强级和声压级在数值上不一致
- B:声压级是表达声压的绝对值,声强级是声强,与基准声强Ⅰ0比值的对数值的10倍
- C:声压和声强都是形容声波强度的物理量,不过声压是标量,没有方向;声强是矢量,有方向
- D: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
- E: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答 案:BE
解 析:分贝反映的是两个声压之间的相对差值。只有规定了作为基准的声压数值,才能表达声压的绝对值,称为声压级 声场中某点的声强级,是指将该点的声强Ⅰ与基准声强Ⅰ0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的值。Ⅰ0为基准声强,在空气中为10-12W/m2。尽管声压级和声强级在物理概念上是不同的,但在数值上却是一致的。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一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5、下列可以用来描述声波特性的有()。
- A:频率?
- B:波长λ
- C:振幅A
- D:周期T
- E:相位φ
答 案:ABCE
解 析:以正弦函数描述某一频率的纯音,声波的特性生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频率、波.长、振幅和相位。
6、根据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和佩戴者的年龄,调整已经预选好的助听器的各项性能参数,以尽量满足病人听取的要求。对于模拟助听器来说,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整它的()来完成。
- A:音调
- B:音量
- C:声输出限制
- D:耳模声孔的形状
- E:泄孔的形状
答 案:ABCDE
解 析:根据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和佩戴者的年龄,调整已经预选好的助听器的各项性能参数,以尽量满足病人听取的要求。对于模拟助听器来说,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整它的音调、音量、声输出限制或耳模声孔和泄孔的形状来完成;对于数字助听器来说,主要通过选择编程软件中设定的程序和验配公式来达到目的。目前可供选择的验配公式有很多(见第5节),验配人员应熟记不同公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7、口腔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 A:前后活动
- B:开闭活动
- C:左右活动
- D:上下活功
- E:伸缩活动
答 案:ABC
解 析:口腔骨架由颌骨构成。颌骨有上颌骨和下颌骨之分。上颌骨是固定的,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开闭活动、前后活动和左右活动,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