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月10日专为备考2025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根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和相关的行为问题
- B: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心理咨询,不能进行药物治疗
- C:咨询关系是一种“求”和“帮”的关系
- D:心理咨询师对部分求助者可以辅助使用药物治疗
答 案:D
2、心理咨询师为了更容易判断不同临床资料之间的纵向关系,应该( )
- A:按临床资料的性质分类整理
- B:按临床症状的性质分类整理
- C:根据需要编制分类整理程序
- D:根据需要使用恰当的分类表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收集临床资料时,各类资料可能是互相交错的,面对相互交错和混杂的资料,往往给思考、判断带来不便,所以,应按资料性质再加以整理,这样,可能使咨询人员更容易判断不同资料之间的纵向、横向以及逻辑关系。
3、关于应对方式问卷,错误的说法是( )。
- A:可以反映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B:能够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 C: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
- D: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答 案:B
解 析:应对方式量表的应用价值很多,但是量表只能起到反应情况的作用,不可能会通过做测验直接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
- A:一切服从求助者的意愿
- B:根据求助者的意见实施咨询
- C:让求助者坐在咨询室的中心位置
- D: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
答 案:D
5、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 )的原因。
- A:图像
- B:行为主体
- C:背景
- D:刺激客体
答 案:C
解 析:时间因素影响归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6、“不找任何借口”,这是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之一,其意思是()。
- A:埋头苦干,无需向任何人解释工作中的失误
- B: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 C:剥夺员工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 D:工作中出了事故,只能在主观上找原因
答 案:B
解 析: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其中“不找任何借口”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属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只要自己还是企业里的一员,就应该不找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将身心彻底地融入企业,尽职尽责,处处为自己所在的企业着想。
7、亲和动机起源于( )。
- A:经验
- B:教育
- C:依恋
- D:顿悟
答 案:C
解 析: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起源于依恋,即生命早期亲子间的依恋。
8、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
- A:是被动的过程
- 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 C:过程非常缓慢
- D:成熟较晚
答 案:B
解 析:婴儿通过感知和注意来筛选和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并逐渐发展出对不同感官信息的敏感性和区分能力。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性地关注和反应特定的刺激,这是婴儿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方面。此外,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是相对较快的,虽然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有显著的进展,但在婴儿的早期生活中就会开始发展。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鼓励技术中常用的词是()。
- A:嗯
- B:讲下去
- C:别停下
- D:还有吗
答 案:ABD
5、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 )。
- A:损害人的工作效能
- B:提高个体免疫力
- C:激发人的热情
- D:导致个体易感疾病
答 案:AD
解 析: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比如影响学习,甚至导致身患难愈疾病。
6、儿童期性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 )。
- A:有性心理问题的儿童
- B:问题儿童的家长
- C:问题儿童的同学
- D:问题儿童的老师
答 案:AB
解 析: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按咨询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有性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咨询;二是对问题儿童的家长进行咨询。第一类咨询,是为了解除儿童的性困惑;第二类咨询,是为了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7、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
- A:破坏行为
- B:灾难综合征
- C:兴奋行为
- D:创伤后压力失调
答 案:BD
解 析: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经历破坏性压力后,可能会出现“心理麻痹”,对外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或过度敏感,失眠、焦虑等症状,即所谓“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lif1on(1968)和Erikson(1976)称为“灾难症候群”(DisasterSyndrome)。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需的。
网友评论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