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月16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不必将传唤的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答 案:错
2、某一行为之所以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答 案:对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 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答 案:对
4、基层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所在地党政领导下达的参加殡葬改革中“起尸火化”联合执法活动的指令,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答 案:错
5、降低警衔或取消警衔是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
答 案:错
6、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实施罚款处罚时,实行罚款决定和罚款收缴合一,以节约时间和资源。
答 案:错
7、驾驶机动车抢夺,一律按抢劫罪定罪处罚。
答 案:错
8、公安派出所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自行决定实行交通管制。
答 案:错
单选题
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超过();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 A:8小时,24小时
- B:8小时,12小时
- C:12小时,24小时
- D:6小时,12小时
答 案:A
2、下列哪些人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 A:残疾人
- 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 C:七十周岁以上的
- D: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答 案:A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 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选A
4、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两者()
- A:规范内容相同
- B:要求内容相同
- C:指导思想相同
- D:调整范围相同
答 案:C
解 析:A选项,法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同。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A选项错误。D选项,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可以由法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它们各自调整,但是也有少数的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B选项同理于A选项、D选项,法与道德的要求内容也是不同的,法律有相应的义务且具有强制性,而道德相较来说柔和很多。故排除A、B、D选项。C选项,法与道德的思想相同,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指导下调整人们的行为活动。
5、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在变更的同时,原强制措施()。
- A:需要立即解除
- B:可以补办手续解除
- C:自动解除,不需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 D:经请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 准,可以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答 案:C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依据是()。
- A:宪法
- B:民法
- C:行政法
- D:组织法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本题答案为A。
7、在暂缓执行期间,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有下列哪种行为的,由决定行政拘留公安机关作出没收或者部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恢复执行行政拘留?()
- A:被决定行政拘留的张某找到证人徐某,要求徐某改变其证词,证明张某没有打人,并留下了2000元
- B:被决定行政拘留的陈某因紧急事情需要前往A县两日,走时未通知当地公安机关,两日后,陈某从A县回来,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了情况
- C:被决定行政拘留的刘某找到好朋友王某,要求王某出庭证明他不在盗窃现场
- D:被决定行政拘留的袁某向当地公安机关谎称带父母去B县看病,实际上袁某是为了到较远的C县打工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条,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
8、某市公安局督察队发现民警王某在执行公务时歪戴警帽,督察人员可以()。
- A:当场予以纠正
- B:带离现场
- C:予以训诫
- D:责令其停止执行职务
答 案:A
多选题
1、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人民警察的定义不的是()。
- A: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
- B:武装性质的国家专政力量和刑事行政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述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 C:武装性质的国家专政力量和刑事行政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金,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职责
- D: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述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贲
答 案:ABC
2、人民警察遇有()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 A:怀孕妇女使用匕首进行抢劫
- B:抢夺财物后逃人商场
- C:犯罪分子带着抢来的枪支夺路逃走
- D: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根据第1项,对使用匕首实施暴力犯罪的怀孕妇女不得使用武器,A项当选。根据第2项,商场为群众聚集的场所,不得使用武器,B项当选。C项犯罪分子带着枪支夺路逃走,属于第9条第14项的“携带枪支逃跑”;D项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属于第9条第8项的“结伙抢劫”;这两种情形都具有现实危险性,属于可以使用武器的紧急情形,因而可以使用武器。
3、民警小张和小李在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时,对当事人不服处罚决定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的期限问題争执不一。下面是他们争执的几种说法,哪些正确?()
- A:不服处罚决定中请复议的,申请期限为知道处罚决定之日起60日内
- B:直接起诉的,提起诉讼的期限为知道处罚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
- C:对当场姓罚决定不服的.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的期限均为知道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
- D: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
答 案:A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答 案:ABCD
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5、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来综合考虑确定。
- A: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
- B:案件的社会危害性
- C: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 D: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
答 案:ABCD
6、下列关于法的适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法的适用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B:法的适用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
- C:法的适用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 D:法的适用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称为法的适用对象
答 案:ABCD
解 析:法的适用通常指司法适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法的适用相邻的概念就是法的执行,特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用非法言法语表达,法的适用就是司法活动的全程。A项国家专门机关指的就是司法机关,正确。B项司法审判就是将法律的一般规定转化为具体适用的审判依据,B项正确。C项法的适用要遵守诉讼法的规则,正确。D项对象广泛,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正确。
7、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 A:从轻处罚
- B:减轻处罚
- C:不予处罚
- D:从重处罚
答 案:ABC
8、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 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 B:过罚相当
- 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 D: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
答 案:ABC
解 析:A项、B项容易判断;C项同样情形同样处理,以避免执法不公正;D项行使权力要慎重,权力不可滥用。
主观题
1、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答 案:盘问
2、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3、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4、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5、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6、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