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贵是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之一。
答 案:对
2、继续盘向自盘向开始之时起开始计算时限。
答 案:错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軟:造 成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答 案:对
4、因违法使用警械、武器或者疏于管理导致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间自杀身亡、被殴打致死或者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应当对该派出所所属公安机关的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予以处分。
答 案:对
5、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于非法财物应予以收缴。
答 案:对
6、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答 案:错
解 析: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7、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同时,《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也规定了相应的救济程序,目的是防止和糾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本题说法正确。
8、对袭击人民警察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立即使用警械或武器。()
答 案:错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该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前应当先警告,经警告无效的方可使用警械或武器,而非立即使用警械或武器。故本题判断错误。
单选题
1、社会团体的主管部门是()。
- A: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B: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答 案:B
2、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 A:车祸
- B:甲的父亲死亡
- C: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 D: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答 案:B
解 析:法律上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并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情况,我们称之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类。(1)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人的意志支配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法律事件分为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前者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出现的客观事实;后者是指由当事人以外的人引起的事件。(2)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或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法律行为强调当事人意志的主动性。车祸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死亡是引起继承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3、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解释法律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 B:中央军委
- C:国家主席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 案: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四)解释法律……
4、关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来公安机关决定对关某取保候审,此时,关某应当()。
- A:提出保证人
- B:交纳保证金
- C: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 D: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答 案:D
5、行为人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次数超过()次,则构成犯罪行为。
- A:2
- B:3
- C:4
答 案:B
6、胡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到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胡某取保候审,公安机关释放胡某后,()。
- A:可以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B:应当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C:不必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D:应当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法院
答 案: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 A: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 B: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 C: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 D: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首先责令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能赔偿的,由其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视损失情况而定
答 案:A
8、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批准,签发《拘留证》。
- A:派出所所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答 案:B
多选题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下列哪些事项应当予以保密()
-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 B:某汽车生产厂家的专利设计图纸
- C:某公民的日记
- D:某皮鞋生产厂家的销售渠道
答 案:ABCD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并处罚原则的具体适用范围和基本适用规则的说法的是()
- A:决定的数个处罚为罚款的,将罚款数额累加,决定执行的数额
- B:决定的数个处罚为行政拘留的,将拘留期限累加,决定执行的拘留期限
- C:决定的对单位采取一个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数种处罚的,采用并科原则,决定执行的处罚
- D:决定的数个处罚对个人为一个警告、罚款、行政拘留、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的,采用并科原则,决定执行的处罚
答 案:ACD
3、有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说法的有()。
- A: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査人员和记录人员加起来不得少于3人
- B:犯罪嫌疑人对侦査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 C: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应当聘请或者指派翻译人员为其翻译
- D: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
答 案:BCD
4、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的,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査期限。
- A:听证
- B:拍卖
- C:检疫
- D:鉴定
答 案:ABCD
5、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下列哪些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 A:经当场盘问检查,已经排除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嫌疑的
- B: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
- C:已经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
- D: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答 案:ABCD
6、以下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的有()。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 D:法是经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
答 案:ABD
7、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A:劳动
- B:受教育
- C:批评、建议、检举
- D:依法纳税
- E: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答 案:A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D项和E项是公民要遵守的基本义务。
8、下列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有()。
- A: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处罚的
- B: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对500元罚款的处罚无异议的
- C: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100元罚款的
-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400元罚款的
答 案:AC
主观题
1、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2、单位里有一位你十分敬重的老同志,有一次在你面前说单位里其他同事坏话,让你留个心眼,你会怎么做?
答 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如何,老同志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应该表示感谢。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情况,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对任何人持有偏见,也不仅仅计较,而是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老同志为单位做出了很多年的贡献,是我的前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向他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同志信任,老百姓满意的公务员。
3、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4、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5、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6、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案:公共利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