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1月3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1月3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1/3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谭某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责任的违法或者过错行为以职务行为为依托。只有在行使国家职权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导致损害,才会发生国家赔偿责任,本题中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行为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其构成的是民事侵权。故本题说法错误。

2、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釆取保护性强制措施。

答 案:错

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答 案:对

4、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答 案:对

5、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的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6、写恐吓信威胁他人人为安全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千元以下罚款。

答 案:错

7、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3款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回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排除利害关系人的干预,保证行政案件办理的公正性

8、公安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具有一定的秘密性,不适用群众路线原则。

答 案:错

单选题

1、 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许可的是( )。

  • A:采矿许可
  • B:法律、行政法规尚未设定的行政许可
  • C: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 D: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答 案:B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2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据此,采矿权则属于第2项所列特别规定事项,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A项错误。第15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者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可知,本题考查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B项正确。C项、D项属于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的事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效力()港澳台地区。

  • A:及于
  • B:不及于
  • C: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及于

答 案:B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 C:矿藏、水流、海域、森林专属于国家所有
  • D: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答 案:C

解 析: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ABD选项都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C选项说法不严密。

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答 案:C

5、某监狱的监管人员胡某指使被监管人李某殴打、虐待同监室的被监管人马某,并导致马某重伤,胡某构成()。

  • A:虐待被监管人员罪
  • B:故意伤害罪
  • C:滥用职权罪
  • D:虐待被监管人员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答 案:B

解 析:

6、虐待家庭成员的,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情节严重的
  • B:经社区等举报并要求处理的
  • C: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 D:长期实施虐待的

答 案:C

7、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 )。

  • A:向上级机关备案
  • B: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 C:向公众公布
  • D:向上级机关备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答 案: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4条规定:“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故C项正确。

8、“政府的正当权力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这句话所表明的宪法基本原则是()

  • A:人民主权原则
  • B:基本人权原则
  • C:法治原则
  • D:权力制约原则

答 案:A

解 析: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政府的正当权力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称:“整个国家主权的本源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此后,世界各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和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多选题

1、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

  • A: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 B:犯罪未得逞
  • C:犯罪未得逞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
  • D:自动放弃的犯罪行为

答 案:ABC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适用于()。

  • A:少数民族
  • B:外国人
  • C:国家主席
  • D:清洁工

答 案:ABCD

3、下列关于传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使用传唤证
  • B: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在出示工作证件后,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 C:如果行为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可以强制传唤
  • D:公安机关对被传唤人的询问查证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2小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24小时

答 案: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第八十三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4、甲整理好行装要去沙漠旅行,仇人乙在甲带的水中掺人了剧毒药品,之后仇人丙将甲的水壶钻了个洞使水蒸发和渗漏,结果甲在沙漠中干渴而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 B: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 C: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 D: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答 案:BC

解 析: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对刑法及其理论掌握不牢固,就很容易答错失分。我们先分析乙的行为,乙在甲带的水中掺入了剧毒药品,但是水壶却被丙钻了个洞使水蒸发和渗漏,导致乙想要毒死甲的行为不能得逞,构成犯罪未遂。我们再来看丙的行为,丙将甲的水壶钻了个洞想要让甲在沙漠中干渴而死,结果甲确实干渴而死,所以丙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

5、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A:合法
  • B:公正
  • C:公开
  • D:及时

答 案:ABCD

6、民警陆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陆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陆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属于见义勇为
  • B:陆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
  • C: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 D: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给予抚恤和优待

答 案:B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据此,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仍属于履行职责,A项错误;B项正确;第41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据此,D项正确;陆某的行为属于履行职责,不属于见义勇为,因此,“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的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和D项。

7、 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被告资格确定正确的是( )。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C: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
  • D:行政机关被撤销的,以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E: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为被告

答 案:A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据此,A项和D项正确;B项中,复议改变,复议机关应该为被告;C项中,受委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应该为被告;E项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作出行政行为的为共同被告,B项、C项和E项错误。

8、派出所民警吴某在下班途中发现邙某(男,13周岁)正在出吿淫秽光盘,就向郑某査问。郑某说自己是某中学学生,在学校旁边租住的房子中利用己购买的电脑上网下载淫移图片和视频,然后刻录成光盘出吿。吴某当即随郑某到其租住的房子进行检査,果然发现了其用于制作淫移光盘的电脑和一些尚未出吿的淫移光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吴某对郑某的住所进行当场检査后应补办检査证,且应有不少于2名民警进行
  • B:对郑某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应当责令郑某的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
  • D:对涉案的电脑和淫秽光盘应予追缴

答 案:ABD

主观题

1、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4、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内,交至所属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受到罚款之日起()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答 案:2日、2日、2日

5、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6、你和小刘提交了一个项目的方案,领导采用了你的方案,并要你负责,要小刘配合,可是小刘有情绪,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非常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和信任,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2)对于小刘的不满情绪,我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我会找个适当的机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小刘沟通,诚心诚意地向小刘说明,方案的执行,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真心渴望获得小刘的支持和帮助。
(3)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会把小刘感兴趣的一块工作,交给小刘去完成,更好地发挥小刘的优势和调动小刘的工作积极性。
(4)当工作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承担困难的大部分,并虚心接受小刘的建议,齐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
(5)当工作顺利完成的时候,我会把小刘的突出表现如实地向领导汇报,决不贪功,更不邀功。
(6)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团结同事,努力创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