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2月7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的监督,如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的事前审核;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等。
2、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的监督,如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 )
答 案:错
解 析:此题是考查对事前监督的概念的理解程度,本题前部分对事前监督概念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后部分举例则是事中监督。对此考生要仔细审题,切忌认为这类判断题就是考查概念的。
3、人民警察必须把公安机关的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预警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答 案:错
解 析: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5、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理论中,有两个措施不要混淆: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预防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6、新修订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由原有的8条扩充到了10条,包含了警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于2011年9月进行修订,内容由原来的8条扩充到10条,包含了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既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第5项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五)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8、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关于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民警察必须按规定着装
- B:人民警察必须按规定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持有人民警察证件
- C:人民警察必须保持举止端庄
- D:人民警察可以采取胁迫的方式获得犯罪嫌疑人口供
答 案:D
解 析:A、B、C三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二十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D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故本题选D。
2、新录用的人民警察试用期为()。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答 案:C
解 析: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规范行政处罚()的法律。
- A:设定与实施
- B:主体与行为
- C:内容与程序
- D:过程与后果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本题选A。
4、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 实施的职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各民主党派
答 案:B
5、公安工作具有(),需要党的领导去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 A:广泛的社会性
- B:鲜明的阶级性
- C:复杂性
- D:危险性
答 案:A
解 析:公安工作包括治安管理、刑事司法和安全保卫等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党的领导去广泛地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6、关于我国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 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答 案:B
解 析:“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国各项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7、人民警察被辞退后,在()年之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 A:2
- B:3
- C:4
- D:5
答 案: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8条规定:“对被辞人员,五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8、公安机关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国家权力机关
- C:国家审判机关
- D: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答 案:A
解 析: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选题
1、政治纪律就是关于人民警察()方面的规范。
- A:政治觉悟
- B:政治行为
- C:政治言论
- D:政治理论
答 案:ABC
解 析:政治纪律是有关人民警察政治觉悟、政治行为和政治言论方面的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要点。
2、 警察的基本职能包括( )。
- A:政治镇压职能
- B:经济管理职能
- C:文化管理职能
- D:社会管理职能
答 案:AD
解 析:警察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即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属于民主职能的组成部分。
3、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
- A:打击、制裁
- B:教育、改造
- C:监督、强制
- D:改造、监督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打击、制裁、改造、监督。
4、 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
- A:以英国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
- B: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
- C: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
- D:其他警察管理体制
答 案:AB
解 析: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警察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
5、对于公安机关各警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的正确理解是()。
- A:分工是绝对的,不允许人民警察各警种超越其职责范围而进行协作
- B: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
- C: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
- D: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机关各警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的条件,但是这个分工只是相对的,在需要整体作战时人民警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上本没有绝对化的东西。一般来说,对于绝对化的选项,考生都可以第一时间予以排除;A项的表述明显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常理,容易排除。
6、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表现在( )
- A:.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 B:.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
- C:.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
- D:.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尤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二是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三是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四是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7、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作用。
- A:指导
- B:规范
- C:约束
- D:调整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政策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调整作用。其实,规范作用就有约束的意思。
8、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
- A: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 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
- D: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答 案:BC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D选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主观题
1、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不得辞退?
答 案:一、因公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在下班途中因车祸致残的。三、女民警在怀孕期内的。四、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什么措施?
答 案:行政处罚。
3、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 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 案:解除处分。
4、《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案: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5、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 “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6、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哪些人员给予处分?
答 案: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