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三十年。
答 案:错
2、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可以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4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此处的“被申请人”就是行政机关。那么,法律之所以规定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就是因为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看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如同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原告和被告。既然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事实上被申请人又是拥有公权力的行政机关,为了保证复议的公平公正,法律对此作出限制。
3、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迎工具正常行驶的,应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4、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的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答 案:错
解 析: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犯罪故意和过失是对犯罪主观方面的分类。
5、犯罪嫌疑人甲于2月6日被拘留,办案部门在2月8日对甲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释放通知书,将其立即释放。办案部门做法正确。()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6、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由假证言、流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成当依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7、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扰乱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和选举秩序。
答 案:对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对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这两种救济途径的选择,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当事人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已经被人民法院受理的,则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这也是节约司法资源、行政资源的需要。因此,本题错误。
单选题
1、某选区共有选民28000人,李先生是数名候选人之一。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下列哪种情形下,李先生可以当选?()
-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990人,李获得选票13980张
-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6400人,李获得选票9000张
-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27200人,李获得选票13000张
-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29000人,李获得选票26000张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第四十四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A项参加投票人数未过半数,选举无效,A项错误。B项投票人数过半数,且李先生获得的选票过半,可以当选,B项正确。C项投票人数过半数,但李先生获得的选票未过半,不可当选,C项错误。D项参加投票人数多于选区选民人数,选举无效,D项错误。所以该题选B。
2、公安机关在作出()以及()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 A:吊销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罚款
- B:五天以上行政拘留,二千元以上罚款
- C:十天以上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上罚款
- D: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
答 案:D
3、胡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到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胡某取保候审,公安机关释放胡某后,()。
- A:可以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B:应当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C:不必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D:应当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法院
答 案:B
4、行为人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次数超过()次,则构成犯罪行为。
- A:2
- B:3
- C:4
答 案:B
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猥亵他人或者在公共场所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 A:残疾人
- B:残疾人和精神病人
- C:精神病人
- D: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答 案:D
6、 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 B: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 D: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1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经常性行政许可和非经常性行政许可,经常性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设定;(2)国务院以行政法规设定;(3)省级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地方性法规设定。A项正确。非经常性行政许可设定主体:(1)国务院必要时以决定的方式设定;(2)省级政府以规章设定。B项、C项正确。第15条第1款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1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而非提请“国务院”,故D项错误。
7、一球迷王某在体育场观看中日足球对抗赛的过程中有如下行为:①展示了自制的对日本队带有侮辱性的标语;②不停的向场内投掷杂物,并且不听制止;③在场内燃放私带进场的爆竹;④因对裁判结果不满意而煽动周围球迷围攻裁判员。其中,哪些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扰乱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答 案:C
8、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
- B: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 C: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 D:法的作用的发挥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答 案:D
解 析:法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但同时必须要认识到,法律不是无所不能的,法的作用也有局限性,这种作用的局限性反映在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所以法是要受人的因素的影响的。
多选题
1、 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规则有( )。
- A: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
- B:受托组织必须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条件
- C:委托行政机关对受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监督
- D: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进行处罚
- E:受委托组织可以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第19条规定:“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2、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 A:从轻处罚
- B:减轻处罚
- C:不予处罚
- D:从重处罚
答 案:ABC
解 析: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3、侦查人员在现场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循以下哪些规定?()
- A:出示工作证件
- B:告知传唤的原因
- C:口头传唤
- D:告知传唤的依据
答 案:A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4、人民警察遇有()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 A:怀孕妇女使用匕首进行抢劫
- B:抢夺财物后逃人商场
- C:犯罪分子带着抢来的枪支夺路逃走
- D: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根据第1项,对使用匕首实施暴力犯罪的怀孕妇女不得使用武器,A项当选。根据第2项,商场为群众聚集的场所,不得使用武器,B项当选。C项犯罪分子带着枪支夺路逃走,属于第9条第14项的“携带枪支逃跑”;D项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属于第9条第8项的“结伙抢劫”;这两种情形都具有现实危险性,属于可以使用武器的紧急情形,因而可以使用武器。
5、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答 案:BCD
6、在刑事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作为证人的有()。
- A: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B: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答 案:AB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9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别。对于证人,有些特定的如住宅、单位等案发现场,当事人的近亲属、同事恰恰是案发现场的目击证人,所以肯定可以作证。
7、在行政诉讼中,下列情形中应中止诉讼的是()。
- A:—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 B: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 C: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 D: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 E: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答 案:ADE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据此,A项、D项和E项符合中止诉讼的情形。第88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二)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因本解释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原因中止诉讼满九十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据此,B项和C项属于终结诉讼的情形。
8、公安机关内部对刑事案件的管辖分工主要有()。
- A:级别主管
- B:地区主管
- C:部门主管
- D:属地主管
答 案:ABC
主观题
1、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2、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
3、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
4、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5、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6、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