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2月1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5年02月1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5/02/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2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的赔偿方式,应当单独适用。()

答 案:错

解 析: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的赔偿方式,可单独适用,也可并用。

2、警察机关为了完成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保障强制力的权威性,配有一定的武器和械具,是一支重要的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

答 案:对

解 析:警察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警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警察性质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故本题说法正确。

3、公安机关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处分甚至法律的追究。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如不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乃至法律的追究。故本题说法正确。

4、在中央集权制警政管理体制中,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答 案:对

解 析:《法国警察法》实施后,资产阶级国家纷纷实行警察行政。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故本题说法正确。

5、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击。通过打击,揭露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使犯罪分子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通过打击,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

答 案:错

解 析:题干“通过打击,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的说法显然错误,打击是单方面的,不能实现“辨别真伪”的目标。

6、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本说法正确。

7、对不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

  • A:V
  • B:X

答 案:错

解 析: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处罚法,不追究行政责任,具体来说是指公安机关不能对其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的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处罚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8、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答 案:对

解 析: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 A:群众路线
  • B:组织路线
  • C:政治路线
  • D:思想路线

答 案:A

解 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说明了群众路线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提起行政诉讼事由的是( )。

  • A:对行政处分不服的
  • B: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 C:认为公安机关发布的决定、命令违法的
  • D: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的

答 案:B

解 析:A、D两选项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C选项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即解决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出现纠纷,管理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引起的争议。选项B为本题正确答案。

3、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有关()的规定提出申诉。

  • A:法律、行政法规
  • B:部门规章
  • C:行政规章
  • D:人事政策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八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选A。

4、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 案:C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刑法相关知识。我国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行为,仅指达到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因此,所谓“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是这种行为根本就不符合犯罪构成,不构成犯罪。1979年刑法第十条和现行刑法第十三条的所谓“但是”的表述完全一样,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同样,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项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表述亦完全一样,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该题选C。

5、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 实施的职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各民主党派

答 案:B

6、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 B:司法机关
  • C:公安机关
  • D:监察机关

答 案:C

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

7、下列各项中可以提起公安机关行政复议的是()。

  • A: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B: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
  • C: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警告处罚
  •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1款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8、P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定该市一新建小区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验收合格,并核发《P市建设工程规划》。范某等业主购房入住后认为规划验收不合格,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查认为该规划验收行为缺少必要的材料,属于违法行政。法院应当:

  • A:撤销行政行为,因为行政行为依据不足
  • B: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因为撤销会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 C:确认无效,因为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 D:驳回诉讼请求,因为小区已经投入使用

答 案:B

解 析:A项不选,B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七十四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本题中,由于业主已经购房入住,判决撤销会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损害,因此不能撤销,只能判决确认违法。C项不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审核,确认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凭证。P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核发《P市建设工程规划》,具有行政主体资格。D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六十九条规定,“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小区投入使用不是驳回诉讼请求的理由,本题情形也不能驳回诉讼请求。故本题选B。

多选题

1、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

  • A:具有中国国籍
  • B:年满18周岁
  • C:享有政治权利
  • D:有固定职业

答 案:ABC

解 析: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岀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本题答案为ABC

2、人民警察发生下列哪些情况,不得辞退?()

  • A:在哺乳期间的
  • B:因公而丧失工作能力的
  • C:负伤
  • D: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治疗的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一)因公负伤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三)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3、拘传适用的对象是()。

  • A:被告人
  • B:犯罪嫌疑人
  • C:当事人
  • D:证人

答 案:AB

解 析: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故本题答案选AB

4、 关于警察起源理解正确的有( )。

  • A: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 B:警察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C:警察是从来就有的,也将与世长存
  • D: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答 案:ABD

解 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警察也不会伴随人类永远生存下去。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C项表述不当。

5、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

  • A:惩办少数
  • B:改造多数
  • C:讲究策略
  • D:区别对待

答 案:ABCD

解 析:惩办与宽大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惩办是讲究策略,惩办少数;宽大是区别对待,改造多数。

6、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B: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C: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 D: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答 案:ACD

解 析:选项B“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7、行政强制措施由()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 A:法律
  • B:法规
  • C:政策
  • D:规章
  • E:惯例

答 案:A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2年)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故本题选AB。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建立的公安保卫组织主要有()。

  • A:中央特科
  • B:国家政治保卫局
  • C:社会部
  • D:东北公安部

答 案:ABCD

解 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1919年到1949年间。我党建立的公安保卫组织有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社会部、哈尔滨市公安局、华北局社会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东北公安部。故本题答案为ABCD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什么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 案:履行职责。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

答 案:当场盘问检查。

3、《纪律条令》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如何确定警衔?

答 案: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

答 案: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5、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应当予以辞退?

答 案: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6、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答 案:一、被害人控告或者证人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