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感受: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播音创作中的的感受,就是”感之于心,受之于外”的意思。
答 案:错
2、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答 案:对
3、播音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住处的创造性的活动()
答 案:对
单选题
1、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实质是()。
- A:媒体监督
- B:组织监督
- C:新闻监督
- D:群众监督
答 案:D
解 析: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批评、赞扬或提出建议),包括对决策和行为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2、()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 A:内容真实
- B:公正性
- C:服务性
- D:合法性
答 案:A
解 析: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来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内在因素,是新闻的一个本质特征和基本特性。
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在延安开始播音。呼号XNCR,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 A:1939年12月30日
- B:1940年12月30日
- C:1945年12月30日
- D:1949年12月30日
答 案:B
解 析: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开始播音,呼号XNCR;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多选题
1、下列对我国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 A:三个服务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C: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 D: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①“双百”方针,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④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C项,新闻工作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
- A:报道新闻
- B:引导舆论
- C:传授知识
- D:提供娱乐
答 案:ABCD
解 析: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有:①报道新闻,传播信息;②反映舆情,引导舆论;③传授知识,普及教育;④提供服务,文化娱乐;⑤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3、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常见形态有()。
- A:网络广播
- B:IPTV
- C:手机电视
- D:楼宇电视
答 案:ABCD
解 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常见形态有:①网络视频;②网络音频(网络广播);③手机电视/广播;④数字广播;⑤数字电视;⑥IPTV;⑦电视的新兴应用(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
主观题
1、有人认为,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要求和思想原则,难以同新闻价值的取向贯通,你怎么看?
答 案:我不认同这一观点。新闻价值具有客观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客观性指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寓于事实本身,不因主观需要而增减;综合性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因此,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它的构成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而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来指导新闻采访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把握和理解新闻价值的诸要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请辨析文艺创作中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答 案: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
(1)主旋律并不是指某种题材,而是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主旋律,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片面狭隘地理解主旋律的倾向。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大力弘扬主旋律,进一步拓展主旋律的内容、题材、形式、风格,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主旋律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流和时代的最强音。
(2)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多样化。主旋律和多样化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主旋律是时代精神、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主旋律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手法、风格去表现,它本身是丰富多彩、不断创新的。多样化不能与主旋律背道而驰,而是要与主旋律相呼应、
相和谐;多样化应该健康向上,不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东西。
要多样化地唱响主旋律,多种题材、主题、样式、风格相互促进,文艺园地才能百花盛开。弘扬主旋律需要寓教于乐,提倡多样化不能降格以求。
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矛盾的。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有力保障。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心和支点。
(2)新闻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反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全貌,准确描述我国人民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效发挥新闻舆论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
(3)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党领导的伟大斗争助力开路、凝心聚力,新闻舆论工作就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真实反映社会主流,汇聚向上力量。
(4)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①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没有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有力批判,正面宣传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②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正面宣传的作用总体上是一致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逃避问题更成问题。迎着问题上,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关键是把握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合理布局,统一部署组织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舆论监督报道要事实准确、科学理性,着眼于建设性。
(5)以正面宣传为主不等于不需要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不是任意行为。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论述题
1、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 案: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培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公众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众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与社会民主的观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民主在观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保证,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3、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请结合新闻战线宣传工作实际,论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 案: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群众路线思想在当前新闻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三贴近”原则的学习和走转改活动落实:
①“三贴近”原则
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要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b.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富有生活气息;
c.贴近群众,就是以人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宣传报道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走转改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进一步落实新闻报道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更加落实了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贯彻。
(2)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①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也是决定新闻工作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群众立场要求新闻工作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说话。坚持三贴近,坚持群众路线,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理解,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③有利于推进新闻改革创新,把镜头和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作用,多用贴近群众的生动事例,多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④促进新闻工作让群众满意。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检验新闻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新闻工作长短优劣的最好尺子,新闻作品的评选评比注重群众感觉,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让新闻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