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3月9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按照“谁列入、谁负责,谁移出、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旅游市场黑名单列入、移出信息录入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系统。()
答 案:对
解 析:按照“谁列入、谁负责,谁移出、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旅游市场黑名单列入、移出信息录入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系统
2、《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答 案:对
解 析:《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二条及第五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4、不论何种情形导致行程中合同解除、旅游者需要返程的,旅行社都必须协助其返程。()
答 案:对
解 析: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活动。因此,在旅游行程中,无论基于何种原因解除合同,旅游者都会因身处异地而面临信息缺乏甚至语言不通等多方面的困难。作为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旅行社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掌握较为全面,为保护旅游者的权益和安全,有必要要求旅行社协助安排旅游者返程。
5、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答 案:错
解 析:《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非经批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单选题
1、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签证。
- A:普通
- B:旅游
- C:礼遇
- D:私人
答 案:A
解 析: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
2、《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申请之日起()内提出审核意见,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 A:15日
- B:30日
- C:15个工作日
- D:30个工作日
答 案:B
解 析:《宗教事务条例》第21条第1款规定,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宗教团体向拟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故选B。
3、对旅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主体,依据我国《旅游法》授权,为()。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广和有关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 D:乡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答 案:C
解 析:《旅游法》第83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据《旅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旅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故选C。
4、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
- A:补充责任
- B:连带责任
- C:补充责任或连带责任
- D: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
答 案:A
解 析: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5、以下不属于导游从事领队服务的条件的是()。
- A:依法取得导游证
- B:具有相应的学历
- C:在导游行业组织进行注册
- D: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 案:C
解 析:《旅游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从事领队业务,应当取得导游证,具有相应的学历、语言能力和旅游从业经历,并与委派其从事领队业务的取得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许可的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多选题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违反娱乐场所环境规则进行处罚。
- A:在规定的禁止营业时间内营业的
- B:从业人员在营业期间未统一着装并佩戴工作标志的
- C:设置具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的
- D:包厢、包间的设置不符合规定的
- E:未按照规定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的
答 案:CDE
解 析:A、B为违反娱乐场所营业规则的行为。《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至3个月:在《管理条例》规定的禁止营业时间内营业的;从业人员在营业期间未统一着装并佩戴工作标志的。
2、《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建立体现导游()等综合因素的职业评价制度。
- A:专业技能
- B:职业素养
- C:执业贡献
- D:从业年限
- E:职业形象
答 案:ABCD
解 析:《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建立体现导游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执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评价制度。
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规划。
- A:土地利用
- B:国民经济
- C:社会发展
- D:城乡发展
- E:环境保护
答 案:BC
解 析:《旅游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旅行社违反《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由旅游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 A:不按要求制作安全信息卡
- B:未将安全信息卡交由旅游者
- C:未告知旅游者相关信息
- D:未制止履行辅助人的非法、不安全服务行为
- E: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
答 案:ABC
解 析:《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违反本办法第12条的规定,不按要求制作安全信息卡,未将安全信息卡交由旅游者,或者未告知旅游者相关信息的,由旅游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第34条规定,旅行社违反本办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未制止履行辅助人的非法、不安全服务行为,或者未更换履行辅助人的,由旅游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故选ABCD,E项为旅游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职责,不属于本题范围。
5、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 )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 A:设立
- B:变更
- C:设定
- D:中止
- E:终止
答 案:ABE
解 析: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