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3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中规定,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2、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27条第3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理的,不再处罚
答 案:对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不同的危害内容。具体到某一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内容,是由该行为所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秩序的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对
解 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内容是该行为所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秩序的性质所决定的,故本题正确。
5、行政赔偿诉讼只能调解,不能判决。()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60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由此可知,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是法律赋予的国家公权,既是行政机关的权力,更是其职责,故行政机关自己不得随意处分。但法律也在坚持不调解的原则下,允许“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说明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但不是“只能”调解。故本题说法错误。
6、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
答 案:对
7、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对
8、对于羁押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案件尚未办结时,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五)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单选题
1、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 A:继承权
- B:转让权
- C:使用权
- D:处臵权
答 案:A
2、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应为()。
- A:500元
- B:1000元
- C:3000元
- D:5000元
答 案:B
3、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的规定办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D:《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答 案:B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直辖市政府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利。
5、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由( )人民法院管辖。
- A:被告所在地
- B:原告所在地
- C: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 D:行政行为发生地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据此,C项正确。被告所在地,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在户籍所在地(原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所谓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但就医住院的除外。所谓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是指公民被羁押、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场所所在地。此处规定的意义在于保障原告便利地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因为原告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参加诉讼活动已十分不便,如果仍然要求原告只能向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将会给原告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剥夺原告的诉权。
6、甲到一商店,见一顾客上厕所,甲即尾随进入,乘顾客不备,将其关在厕所内,然后打开其随身携带的钱箱,抢走现金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抢夺罪
- D:抢劫罪
答 案:D
解 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
7、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涉嫌()。
- A:间谍罪
- B:投敌叛变罪
- C:颠覆国家政权罪
- D:资敌罪
答 案:A
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实施下列()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取缔。
- A: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
- B: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
- C: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 D:旅馆业的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
答 案:B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4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二)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三)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予以取缔。”故B项正确。
多选题
1、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非赔偿性的上诉案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如何处理?( )
- A:对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B:对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改判
- C:对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D:对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E:根据被告提出的要求,征得原告的同意,通过协商,调解处理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8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据此,A、B、C、D4个选项正确;第60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据此,E项错误。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答 案:ABCD
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 A: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 B: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 C: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 D:解释法律
答 案:A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四)解释法律……(二十一)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4、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
- A:立法
- B:执法
- C:司法
- D:守法
答 案:ABC
5、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范围?( )
- A: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
-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财产权
- C:对民事纠纷的处理不服
- D:地方性政府规定
答 案:AB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故A项、B项正确,C项错误;D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对于抽象行政行为,只有符合条件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题干已经明确为“具体行政行为”,故D项错误。
6、以下对“法”的理解说法的有()
- A: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 B: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 C: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
- D:某些犯罪的成立,需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要条件.这表明法律不仅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也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
答 案:ACD
7、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施司法审查后所能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的种类有( )。
- A:维持判决
- B:撤销判决
- C:履行判决
- D:变更判决
- E:确认判决
答 案:BCDE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故B项正确。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故C项正确。第77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故D项正确。第74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故E项正确。注意,2017年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维持判决的规定,原《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现改为第69条规定,“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故A项错误。
8、下列哪些物品可以收缴?()
- A:淫秽物品
- B:为賭博而租用的麻将牌
- C:已经支付给卖淫女的嫖资
- D:为诈骗而借用的他人变造的印章
答 案:AD
主观题
1、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5、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6、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