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3月27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解 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考虑到现场管制权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
2、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十二条规定,“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故本题判断正确。
3、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中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4、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警衔高的为上级。()
答 案:错
解 析:关于警街和职务的关系,我们将其总结为:职务有高低,只看职务;职务无高低,只看警衔;不知职务,便看警衔。意思就是,如果职务有高低,那么职务高的为上级;如果职务相同,那么警衔高的为上级;如果不清楚对方职务,则警衔高的为上级。
5、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本说法正确。
6、人民警察的辞退,是指公安机关对虽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但因种种原因不适合在公安机关继续工作的人员,解除其与公安机关任用关系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的辞退对象是“已不具备人民警察的条件人员”,题干说法错误。
7、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职责具有法律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故本题说法正确。
8、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登记。()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故本说法错误。
单选题
1、关于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 B: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人民警察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 C: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办案民警可以决定是否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 D: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故本题选D。
2、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 A: 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 B: 告知当事人可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C: 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 D: 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答 案:B
3、公民甲为了报复乙,捏造事实,向检察院举报乙利用领导职务便利挪用公款中饱私囊意图使乙受到刑事追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对甲从重处罚
- B:应对甲加重处罚
- C:甲系检举失实,不是诬告陷害
-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本题中甲为了报复乙而捏造事实蓄意陷害,不属于检举失实,因此构成诬告陷害罪。但是公民甲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人民法院不应对其从重处罚,更不能加重处罚。故本题选D。
4、正当防卫的目的是()。
- A:保护本人的利益免收不法侵害
- B:保护公共利益、本人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 C:保护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利益免受侵害
- D: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在我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中,领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力量只能是()。
- A:多党协商
- B:政治协商
- C:中国共产党
- D:民主党派
答 案:C
解 析: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党在领导权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要求,是维护党、国家、人民利益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
6、根据案情,以下对吴某行为性质正确的判断是()。
- A:正当防卫
- B:偶然防卫
- C:相互斗殴
- D:防卫挑拨
答 案:D
解 析:吴某先辱骂钱某,逼的其扑打自己,这种为了侵害对方,故意引起对方对自己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因其主观方面不具备防卫意图,故不属于正当防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査证,询问査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32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答 案:D
8、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
- A:主体特定性
- B:行为约束性
- C:义务平等性
- D:决定于国家任用行为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义务主体的特定性、义务平等性和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等三个特点。
多选题
1、对抗组织审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 B: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 C:包底同案人员的
- D: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答 案:ABCD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
- A:听党指挥
- B:甘当公仆
- C:热爱人民
- D:忠于法律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忠诚可靠的要点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3、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A:审查批捕
- B:执行监督
- C:审查起诉
- D:立案监督
答 案:ABCD
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
4、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就是要保护公民的( )。
- A:人身自由
- B:人格尊严
- C:住宅
- D:通信自由
- E:通信秘密
答 案:ABCDE
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5、行为人有()行为之一的,应当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
- B: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 C: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进入有关场所
- D:对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
- E: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
答 案:ABCD
解 析:A、B、C、D四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三十五条规定,“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因此,人民警察进行搜查需要出示搜查证,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是行为人的权利。故本题选ABCD。
6、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 B: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 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 D: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 案:ACD
解 析:“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是公安机关基本任务之一的“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内容。
7、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主要有()。
- A: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 B: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
- C:对违反规定使用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 D: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1条规定:“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一)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二)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三)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8、 公安机关的治安监督检查权的重要作用有( )。
- A: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 B: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整顿改正,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
- C:增强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自治、自防、自卫的能力
- D:创造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机关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而不是提出整改意见,故A项错误。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一、判明情况。二、一般情况下,经警告无效。三、紧急情形。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何种专业知识。
答 案:法律专业知识。
3、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 “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
答 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 案: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