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演出经纪人 → 2025年03月29日演出经纪人每日一练《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新)》

2025年03月29日演出经纪人每日一练《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新)》

2025/03/2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演出经纪人每日一练《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新)》3月29日专为备考2025年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新)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答 案:对

解 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2、秋收起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 )

答 案:对

解 析: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

3、广告中对商品的产地应当准确、清楚、明白。( )

答 案:对

解 析:《广告法》第八条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

4、行纪人占有委托物的,应当妥善保管委托物()。

答 案:对

解 析:行纪人占有委托物的,应当妥善保管委托物。

单选题

1、英雄先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后,相关部门依法对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等各种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说明()

  • A:侮辱英烈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 B: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
  • C: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 D: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英雄烈土的合法权益

答 案:B

解 析:侮辱英烈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具有严重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打击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等各种行为,有利于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权,由此得到正确答案;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英雄烈土的合法权益,说法太绝对了错误。

2、()年8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 A:1977
  • B:1978
  • C:1979
  • D:1980

答 案:A

解 析:1977年8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A:洋务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保路运动
  • D:维新运动

答 案:B

解 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4、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承受。

  • A:法定代表人
  • B:股东
  • C:董事长
  • D:法人

答 案:D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义开展民事活动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法人来承担,这明确了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所以答案为D选项。

多选题

1、甲是一公司的老员工,工龄已经超15年,2015年5月21日因心脏病突发入院,后因养病,需要在医院静养,2016年6月1日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甲知道后可以采取( )

  • A:甲可以采取劳动仲裁
  • B:甲可以民事诉讼
  • C:第三方调解
  • D:甲只能劳动仲裁不能民事诉讼

答 案:ABC

解 析:《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项:正确。甲可以采取劳动仲裁。B项:正确。甲可在不服劳动仲裁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项:正确。甲可以向第三方调解,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D项:错误。甲可在不服劳动仲裁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可以()

  • A: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
  • B:当事人可以依法仲裁
  • C: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 D:当事人可以可以协商解决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具体分析如下: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协商、沟通等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解决争议。调解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能够在相对平和的氛围中解决问题,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进行居中公断与裁决。仲裁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等特点,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法律途径,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司法救济。
协商解决: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解决方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直接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争议。协商解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争议,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所以,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这四种方式来解决争议。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