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4月0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4月0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4/0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7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治安管理处罚法》观定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日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 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 罚款。本规定中的15日不包括节假日。

答 案:错

2、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看守所.由看守所执行。

答 案:错

3、治安案件的管辖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规定。

答 案:错

4、公安机关在规定期间不能对被盘问人釆取拘留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立即释放。

答 案:对

5、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于非法财物应予以收缴。

答 案:对

6、在申请刑事赔偿时,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或者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书后不服的,必须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才能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第25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由法条可知,对复议结果不服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赔偿决定,本题表述漏了一种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7、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吊销许可证。

答 案:错

8、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答 案:对

单选题

1、在M市2014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对M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

  • A:立法权和决定权
  • B:审议权和质询权
  • C:任免权和监督权
  • D:提案权和表决权

答 案:B

解 析:为使人大代表履行好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询问权和质询权、选举权、罢免权、建议权等。审议是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表明意愿和立场,给予肯定、否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的活动。询问和质询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实行监督的形式。在人大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可以就有关问题向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提出询问;表决权则是指代表对交付表决的报告和议案、有关事项表明各种意愿的权利。

2、公安部于()4月首次将《治安管理处罚法》(送审稿)报国务院审议讨论。

  • A:1998年4月
  • B:1999年4月
  • C:2004年4月

答 案:C

3、关于公民财产的宪法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宪法确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 B: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C: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不受宪法保护
  •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无条件实行征收

答 案: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处分
  • C:收缴非法财产
  • D:追缴违法所得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属于《人民警察法》第22条所规定的行为之一,故B项正确。

5、 下列( )不是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 A: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B:初犯、偶犯
  •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 D:受他人胁迫的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7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糾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故本题B项不是法定从轻或者减轻、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应当选择B项。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可以适用警告的是()。

  • A: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制造、买卖、存储、运输、邮寄、携带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 B: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
  • C: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 D: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答 案:C

7、()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 A:国家机关
  • B:行政机关
  • C:文物管理机关
  • D:国家

答 案:D

8、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行政机关后,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

  • A:当地财务部门
  • B:指定的银行
  • C:市场管理部门
  • D:国库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所以该题选B。

多选题

1、下列聚众犯罪中,除首要分子外,积极参加者也可以构成的有()。

  •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 B: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 C: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 D:聚众斗殴罪

答 案:ACD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妙的定位,加快建立()的住房制度,让金体人民住有所居。

  • A:多主体供给
  • B:多渠道保障
  • C:租购并举
  • D:多部门监管

答 案:ABC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年满十八周岁
  • B: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 C:身体健康
  • D: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 案:ACD

4、单位犯罪的“单位”指()。

  • A:团体
  • B:企业、事业单位
  • C:机关
  • D:公司

答 案:ABCD

解 析: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ABCD四项都是正确的。

5、 关于行政诉讼的第三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理论上把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称为本诉,把第三人参加的诉讼称为参加诉讼
  • B:在行政诉讼当中,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与原告和被告地位相同
  • C:在行政诉讼当中,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并依申请或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当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D: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提出上诉
  • E:适格的第三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答 案:ACDE

解 析:析】《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故C项、E项正确。第三人有提出诉讼主张的权利,故D项正确。A项是诉讼法基本理论,正确。行政诉讼第三人与原告或被告均不一样,他参加到诉讼中来,既不是为了维护原告的权益,也不是为了维护被告的权益,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独立的合法权益,第三人既不必然地依附于原告也不必然地依附于被告,他自己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即使其诉讼主张与原告或者被告可能一致或部分一致。故B项错误。

6、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包括()。

  • A:损害事实
  • B:违法行为
  • C:因果关系
  • D:行为人客观上有过错

答 案:ABC

7、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司法赔偿作出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费用?( )

  • A:对公民实施错误逮捕的
  • B: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暴力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的
  • D: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E:刑讯逼供的

答 案:BCDE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6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一)有本法第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的;(二)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有前款规定情形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由此可知,B项、C项、D项和E项属于行政追偿的情形。A项中错误逮捕可能并非故意或重大过失。

8、执法公正包括()。  

  • A:实体公正
  • B:程序公正
  • C:事实公正
  • D:法律公正

答 案:AB

解 析:执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2、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3、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5、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6、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