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核查员》4月18日专为备考2025年碳排放核查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核查机构应具备核查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利用其职业素养进行严谨判断。
答 案:对
2、现场核查时, 对组织的能源间接排放, 抽样率需 100%。
答 案:对
3、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 没有不确定性。
答 案:错
4、当重点排放单位存在多个相似场所时,应首先识别和分析各场所的差异。
答 案:对
单选题
1、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前报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 A:12月31日
- B:1月31日
- C:2月28日
- D:3月31日
答 案:D
2、应对温室气体量化和报告过程中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国家排放因子在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分时应为()分。
- A:1;
- B:2;
- C:3;
- D:4;
答 案:B
解 析:(数据质量评分表)
3、重点排放企业自愿注销购入的碳排放配额的,按照注销配额的账面余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应付款
- B:营业外支出
- C:管理费用
- D:销售费用
答 案:B
4、下列温室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中哪一项属于固定排放源 ( )。
- A:汽油割草机;
- B:以 CO2为推进气体的防锈油;
- C:柴油货车;
- D:乙炔焊接;
答 案:D
解 析:固定燃烧排放: 制造电力、 热、 蒸汽或其他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移动燃烧排放: 组织拥有或控制的原料、 产品、 固体废弃物与员工通勤等运输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制程排放: 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物、 物理或化学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逸散排放: 有意或无意的排放, 包括设备接合处的泄露、 制冷设备冷媒的逸散、 污水处理厂厌氧处理过程中甲烷的逸散等排放。
选项A属于移动燃烧排放源、选项B属于逸散排放源、选项C属于移动燃烧排放源。
多选题
1、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2、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3、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
- 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 B:孰料烧结技术
- 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
- D:循环流化床技术
答 案:ACD
4、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 A:相关性
- B:完整性
- C:—致性
- D:准确性
- E:透明性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哪些工业企业可能会用到“工业其他行业指南”?
答 案:尚没有针对性的行业指南的其他工业企业,如:纺织业,纺织服装、靴、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
2、深圳某公司从 2012 年开始进行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工作, 且公司 2012 年 1 月 1 日—2012 年12 月 31 日相关能资源消耗情况如下:
1. 使用液化石油气大瓶 106820kg, 小瓶 160 瓶, 15kg/瓶, 其中大瓶装用于食堂炊具, 小瓶装用于厂内叉车;
2. 使用乙炔 195 瓶, 每瓶 4kg, 主要用于厂内金属切割;
3. 二氧化碳灭火器共充装 60kg, 主要用于消防;
4. 固定设备发电机使用柴油 836800kg;
5. 公司商务车, 一年内加 93#汽油共 82980L, 货车一年加 0#柴油 186720L。
6. 公司一年用电量为 1686000 度;
7. 公司有10台空调, 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为R134a, 每台填充了3kg, 冷媒的运行排放因子为 0. 3%;
其中,
GWP 值: CO2—1, CH4 —25, N2O—298, R134a—1430;
汽油密度取 0. 775kg/L, 柴油密度取 0. 845 kg/L;
要求:
1、 请画出该公司的运营边界图;
2、 请计算出该公司 2012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并列明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答 案:该公司组织边界图如下:
计算如下:
液化石油气排放:
固定排放: 106820×(3. 17+5. 02E-05×25+5. 02E-06×298) /1000=338. 91 tCO2e
移动排放: 160×15×(3. 17+3. 11E-03×25+1. 00E-05×298) /1000=7. 80 tCO2e
乙炔排放: 195×4×3. 38/1000=2. 64 tCO2e
CO2 灭火器排放: 60/1000=0. 06 tCO2e
柴油排放:
固定排放: 836800×(3. 16+1. 28E-04×25+2. 56E-05×298) /1000=2653. 35 tCO2e
移动排放: 186720×0. 845×(3. 16+1. 67E-04×25+1. 67E-04×298) /1000=507. 09 tCO2e
汽油排放:
移动排放: 82980×0. 775×(2. 99+1. 08E-03×25+3. 45E-04×298) /1000=200. 63 tCO2e
用电排放: 1686000×0. 9344/1000=1575. 40 tCO2e
空调排放: 10×3×0. 003×1430/1000=0. 13 tCO2e
算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5286. 01 tCO2e
3、核查机构如何对核查结果进行审查?
答 案:核查中,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对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抄写错误;对历史数据进行验算;或对证明某项活动的文件进行交叉检查。
a)寻求根据: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例如:对用来计算报告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外购燃油数量,通过付款部门保存的供方发票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
b)验算: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c)数据追溯:通过交叉检查原始数据记录检查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例如:对测量多个排放源所测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查者核实所有排放源都纳入了清单之内。
d)确认:寻求独立第三方的书面确认。这可以用于核查者无法进行实际观测的情况,例如:对流量计的校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