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历史》4月21日专为备考2025年历史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文景盛世是西汉汉武帝刘彻开创,达到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上前期的积累国力强盛;军事上实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北击匈奴,让中原政权的势力首次到达蒙古地区。()
答 案:错
解 析:汉武盛世:汉武盛世是西汉汉武帝刘彻开创,达到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上前期的积累国力强盛;军事上实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北击匈奴,让中原政权的势力首次到达蒙古地区。西击大宛,以武力树起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立西域都护府首次对新疆进行正式管理,达到了汉代疆界的极限;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政治上在地方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选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聚拢人才。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答 案:对
解 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故答案为:正确。
3、民族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4、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答 案:对
解 析: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在辽阔的疆域里生活着各族人民。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单选题
1、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
答 案:D
解 析: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都没有发动群众,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故选D。
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观点体现了()
-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答 案:B
解 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材料突显了民本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相符合,B 项正确;ACD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ACD 项错误。故选 B。
3、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
- 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
- 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答 案:D
解 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危害,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文人的地位,出现了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4、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答 案:C
解 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项正确。
多选题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 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
- 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
- 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
- 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