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高职单招 → 2025年04月26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政治》

2025年04月26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政治》

2025/04/2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政治》4月26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阶级。

答 案:错

解 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如下:(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

答 案:对

解 析: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故本题说法正确。

3、2023年3月6日,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答 案:对

解 析:2023年3月6日,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2023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到________,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 A:2025年
  • B:2030年
  • C:2035年
  • D:本世纪中叶

答 案:C

解 析:2023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故本题答案为C。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 B:爱国主义
  • C:国际主义
  • D:为人民服务

答 案:B

解 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部流域法律。()  

  • A:长江一
  • B:长江二
  • C:黄河一
  • D:黄河二

答 案:D

解 析: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故本题答案为D。

多选题

1、2023年1月19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  

  • A: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 B: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C: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 D: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答 案:AB

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故本题答案为AB。

2、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 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 C:中国产能向中国效益转变
  • D: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答 案:ABD

解 析: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故本题答案为ABD。

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 A:供给保障强
  • B:科技装备强
  • C:经营体系强
  • D:政策支持强

答 案:ABC

解 析: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故本题答案为ABC。

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 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的领导,就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种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这样就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党只有领导人们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以说,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