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高职单招 → 2025年04月28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文化艺术类》

2025年04月28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文化艺术类》

2025/04/2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文化艺术类》4月28日专为备考2025年文化艺术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答 案:对

解 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也就是唐高祖;末代皇帝是李柷,也就是唐哀帝。

2、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的汉字是戊。()

答 案:对

单选题

1、著名剧目《天仙配》属于()

  • A:豫剧
  • B:黄梅戏
  • C:川剧
  • D:昆曲

答 案:B

解 析:《天仙配》在戏剧中的剧种是黄梅戏。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 C: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底蕴深厚,在于思想争鸣,在于审美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 D: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答 案:A

解 析:A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赞美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不适合用于老一辈关心下一代,A项错误;B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的是人要不断学习,汲取知识,B项正确;C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意思是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分析疑惑,C项正确;D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意思是不自量力,D项正确。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边塞诗人的是()。

  • A:王昌龄
  • B:柳宗元
  • C:高适
  • D:王之涣

答 案:ACD

解 析:四大边塞诗人是指: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2、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

  • A: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 B: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 C: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 D: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答 案:ABCD

解 析: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主观题

1、一、科目:“色彩” 二、考试形式:根据试题内容的文字描述自由完成一幅色彩默写,并画出分解步骤。 三、试题内容:香蕉两根、盛着半杯水的透明水杯一个、盘子一个、橘子一个、水果刀一把。 工具:水粉或水彩。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2、一、科目:“素描” 二、要求: 1.试卷纸横用,试卷标题在左侧 2.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3.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 4.试卷中只允许出现试题所指定的物品,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5.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6.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 三、试题: 素描静物默写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静物画。 1.书二本 2.盛着半杯橙汁的玻璃杯一个 3.铅笔一支 4.乒乓球一个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简答题

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答 案:(1)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随心所欲,违背规律最终要受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通过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忽视现有条件,忽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能造成严重损失,欲速则不达。同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运用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认真研究、努力创造,不能坐享其成。

2、通过下列这句“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以及坚持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 案:(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并能使客观实际直接得到改造,通过实践,使得思想转化为客观现实。(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在真理观问题上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并与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从根本上揭露不可知论的错误观点。第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使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真理、修正谬误,这就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的实践是不会停止的,人类的认识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第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助于人们克服思想僵化的教条主义观点,推动人们进一步改变历史上形成的习惯思维方式和陈腐观点,在实践中解放思想。这将加深人们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这一思想路线,从而有力地推动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