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系统接地方式消弧线圈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地持续运行电压为的题目有哪些,“系统接地方式消弧线圈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地持续运行电压为”的答案是什么。
1、系统接地方式消弧线圈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地持续运行电压为()。
- A:UM;Umg(kV)
- B:0.8UM(kV)
- C:1.1UM;Umg(kV)
- D:1.38UM(kV)
答 案:
2、220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地持续运行电压()和相地额定电压()
答 案:
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应符合下列要求()
- 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 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 频参考电压,整支或 分节进行的测试值, 应符合《交流无间隙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11032或产品技术条 件的规定
- B: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持 续运行电压值参考见 现行国家标准《交流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GB11032
- C: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 工频参考电压下的工 频参考电流,整支或 分节进行的测试值, 应符合《交流无间隙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11032或产品技术条 件的规定
- D: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瞬 时运行电压值参考见 现行国家标准《交流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GB11032
答 案:
4、某10kV配电系统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避雷器柜内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该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列哪项数值?( )
- A:6.0kV
- B:9.6kV
- C:13.8kV
- D:16.67kV
答 案:
5、由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串联或并联组成且无并联或串联放电间隙的避雷器叫做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答 案:
6、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交流泄漏电流可采用测量()
- A:串级变压器
- B:直流电压发生器
- C:调频式谐振耐压装置
- D:调感式谐振耐压装置
答 案:
7、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最大允许持续运行电压约为其额定电压的80%()
答 案:
8、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一般可分为无间隙和有并联间隙两类()
- A:正确
- B:错误
答 案:
9、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电阻要求:35kV以上不小于MΩ()
- A:500
- B:1000
- C:2000
- D:2500
答 案:
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通过直流ImA参考电流时,测得的避雷器端子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称为该避雷器的()。
答 案:直流ImA参考电压
11、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通过直流ImA参考电流时,测得的避雷器端子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称为该避雷器的()
答 案:
1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通过直流lmA参考电流时,测得的避雷器端子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称为该避雷器的()。
- A:直流1mA参考电压
- B:额定电压
- C:工频参考电压
- D:持续运行电压
答 案:
13、换流站过电压保护装置经历以下哪几种?()
- A:保护间隙
- B:碳化硅有间隙避雷器
- C:电力电子避雷器
- D: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答 案:ABD
14、单109.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无间隙避雷器,其阀片以氧化为主,并掺以锑、铋、锰等金属氧化物,粉碎混合均匀后,经高温烧结而成()
- A:锌
- B:铁
- C:铬
- D:钴
答 案:
15、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75%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μA。
- A:10;
- B:25;
- C:50;
- D:100。
答 案:
16、10kV变电所配电装置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哪些项要求?( )
- A:10kV变电所配电装置,应在每组母线上和架空线上装设配电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B:架空进线全部在厂区内,且受到其他建筑物屏蔽时,可只在母线上装设无间隙氧化物避雷器
- C:有电缆段的架空线路,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装设在电缆头附近,其接地端应与电缆金属外皮相连
- D:10kV变电所,当无站用变压器时,可仅在末端架空进线上装设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答 案:
17、《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要求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线各处连接牢固,符合()要求。
答 案:
18、避雷器的种类有()。
- A:保护间隙
- B:排气式避雷器(常称管型避雷器)
- C:阀式避雷器
- D: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常称氧化铸避雷器)
答 案:
19、例行试验时,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直流1mA参考电压值与初始值比较,其变化不得超过()
- A:±2%
- B:±5%
- C:±10%
- D:±15%
答 案:
20、某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的设计中。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最髙电压为12kV,厂内设有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母线避雷器选用有串联间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额定电压不低于()
- A:13.2kV;
- B:15kV;
- C:11
- D:13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