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用地分为的题目有哪些,“城市用地分为”的答案是什么。
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各项功能的组合与( )是否协调,以及城市总体运行的效率。
- A:城市用地布局
- B:城市用地规模
- C:城市用地分类
- D:城市用地结构
答 案:
2、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用地性质分为( )。
- A:7大类,14中类21小类
- B:9大类23中类、74小类
- C: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 D:12大类56中类、78小类
答 案:
3、()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 A:城市规模
- B:城市用地规模
- C:城市用地容量
- D:城市环境容量
答 案:B
4、()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
- A:城市规模
- B:城市用地规模
- C:城市用地容量
- D:城市环境容量
答 案:
5、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规定,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
- A:小于5%
- B:大于5%
- C:为5%~8%
- D:大于8%
答 案:
6、城市用地实行()。
- A:全民所有制
- B: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
- C:集体所有制
- D:私人所有制
答 案:A
7、城市用地分析
答 案:
8、在建设用地主要评价指标中,下列不属于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的是()
- A:城市建筑密度
- B: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C:土地建设利用率
- D:城市用地扩展系数
答 案:
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城市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 )
- A:平坡式
- B:陡坡式
- C:台阶式
- D:混合式
答 案:
10、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 )划分和归类。
- A: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 B:土地适用性
- C:土地用地性评定
- D:土地区位关系
答 案:
11、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 )划分和归类。
- A: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 B:土地适用性质
- C:土地价值评定
- D:土地区位关系
答 案:
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 A:城市建设用地
- B:城市建筑面积
- 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
- D:市区用地
答 案:
13、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 )外的( )城市用地。
- A:村镇建设用地和弃置地九大类
- B:水域和其他用地十大类
- C:村镇建设用地和弃置地十大类
- D:水域和其他用地九大类
答 案:
1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A: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 B:应提出与道路交通规划绿地规划以及城市供水、排水、供热等市政公用工程规戈Ⅱ相协调的方案
- C: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
- D: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 E: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答 案:
15、城市用地规模所指是:
- A:城市建设范围的用地大小
- B:规划期末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大小
- C:规划期末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 D:城市现状建设范围的用地大小
答 案:
16、( )主要体现在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的关系,以及所反映的城市总体运营的效率与和谐性。
- A: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
-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
- C:城市用地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D: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性
答 案:
17、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防护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超过15m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5m
- B:相邻台地间的高差宜为1.5m~3.0m
- C: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砌筑护坡
- D: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0.1;砌筑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
答 案:
18、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防护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超过15m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5m
- B:相邻台地间的高差宜为1.5m~3.0m
- C: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砌筑护坡
- D: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0.1;砌筑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
答 案:
19、下列关于城市用地分类的表述,准确的是( )。
- A: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 B: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 C:城市居住用地分为两个中类
- D: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用地分类的部分类别,也可增设新的类别
答 案:
20、城市用地的评价不包括()。
- A:自然条件评价
- B:建设条件评价
- C:经济性评价
- D:城市政策评价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