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4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
答 案:错
解 析: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在写欠条时,落款的署名要写全名,不能略写,但日期可以简写。()
答 案:错
单选题
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羽(733—804),字鸿渐,名疾,自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陆羽出生孤苦,敏而好学。
- B:张洎,字师黯,改字偕仁。滁州全椒人,南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入宋,历官参知政事。卒年六十四,赠刑部尚书。
- C: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字子寿。作为一代文宗,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脍炙人口。在唐代诗歌中,他上承陈子昂,下启孟浩然、王维、李白,首倡山水田园派。主要作品有《感遇(四首)》《望月怀远》《雁门太守行》。
- D:孟浩然是一位唐代田园山水诗人,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我们曾学习过他的诗《春晓》《过故人庄》《临洞庭上赠张丞相》等。
答 案:C
解 析:C项错在“《雁门太守行》”,作者是李贺。
2、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此后,在一连串飘零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蔽体保暖的衣服的时候,父亲那低着头、沉默而坚定的捆缚箱子的神情,便清晰地映现于脑际。(父亲神情映现于脑际。)
- B: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从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我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攥在手里。(我懂得把时间攥在手里。)
- C:从“两弹之父”钱学森先生话语中,深切地体会到,艺术能启迪心智,能拓展视野,能完善人格。(体会到,艺术能启迪心智,能拓展视野,能完善人格。)
- D: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航天员。(我成为航天员)。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缩写句子的能力。D“我成为航天员”改变了原句“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句意。原句是“梦想”,应该缩写为我梦想能成为航天员。故选D。
多选题
1、下列句中加【】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有()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到来,他才怯怯地说:“学校教育我会【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
- B: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他们【才疏学浅】,怎么能悟出如此妙音。
- 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信笔涂鸦】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 D: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德薄才疏】,发言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也许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
答 案:ABC
解 析:选项 A:“鼎力相助” 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或感谢别人,不能用于自己帮助别人,此处用法错误。 选项 B:“才疏学浅” 是指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之词,句中用来形容他人不恰当,此处用法错误。 选项 C:“信笔涂鸦” 是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不能用来形容特技,此处用法错误。 选项 D:“德薄才疏” 是指品德和才能都很差,多用作自谦之词,此处用法正确。
2、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 案:BC
解 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以及名言名句的识记能力。B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故选BC。
主观题
1、选文第⑥段中括号里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
答 案:举例子、列数字。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
2、请指出下面启事存在的问题。
答 案:这则寻物启事存在以下3个问题:
(1)没有写清所丢手表的具体特征。
(2)没写联系方式。
(3)措辞缺乏礼貌。
解 析:寻物启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标题
寻物启事的标题可以有两种构成格式:
第一,由文种名称和缘由构成。如“寻物启事”。
第二,由文种名和具体丢失物名构成。如”寻书启事”、“寻自行车启事”
(二)正文
寻物启事的正文-般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
其一,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
其二,交待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
第三,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以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
(三)落款
落款要署上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文的日期。
填空题
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答 案:全,都
2、()。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 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