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试题问答试卷题目 → 对于同一事物题目和答案

对于同一事物题目和答案

2025/05/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关于对于同一事物的题目有哪些,“对于同一事物”的答案是什么。

1、发展的实质是()

  •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 B:同一事物的反复循环
  • C:同一事物的原地转圈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答 案:D

2、五行中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谓之()

  • A:相生
  • B:相克
  • C:制化
  • D:相乘
  • E:相侮

答 案:

3、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理解不同,是因为()

  • A:知觉特异性
  • B:知觉恒常性
  • C:知觉理解性
  • D:知觉相对性

答 案:

4、物质的重量和质量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

答 案:错

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不同,这说明( )

  • A:意识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
  • B:意识受认识主体状况的影响
  • C:意识的内容是与生俱来的
  • D: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答 案:

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 A:(A )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 B:(B ) 事物数量的增减
  • C:(C ) 事物位置的移动
  • D:(D )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 案:

7、档案和现行文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阶段。( )

答 案: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冲突升级的主观因素?()

  • A:镜像
  • B:双重标准
  • C: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 D:资源缺乏

答 案:

9、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称作()。

  • A:顿悟
  • B:认知
  • C:直觉
  • D:联想

答 案:D

10、对于得失问题,有人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两种说法说明()。

  • A:对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有多个
  • B:谬误中往往包含着真理的成分
  • C: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
  • D: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客观性

答 案:

11、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被称作()

  • A:想象
  • B:推想
  • C:联想
  • D:虚构

答 案:

12、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 B:比拟
  • C:夸张
  • D:排比

答 案:A

解 析:比喻也称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3、中国大学MOOC: 在中国警察和公安是同一事物,警察就是公安,公安就是警察;

答 案:

14、()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联系记忆和想象的纽带

答 案:

15、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侧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答 案:

16、在被专利复审委员会撤消了驳回决定的申请的后续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不得以()作出与该复审决定意见相反的驳回决定

  • A:同一事实、理由和证据
  • B:同一事实和理由
  • C:同一理由和证据
  • D:不同事实、理由和证据

答 案:

17、事物的质,只有通过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才能()

  • A:产生出来
  • B:表现出来
  • C:发展出来
  • D:转化出来

答 案:B

18、五行中说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和促进作用的为()

  • A:相生关系
  • B:相克关系
  • C:相乘关系
  • D:相侮关系
  • E:不正常的相克关系

答 案:

19、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 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答 案:D

20、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 A:五行制化
  • B:五行相克
  • C:五行相生
  • D:五行相约
  • E:五行拮抗

答 案: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