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审计理论与实务》11月18日专为备考2024年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4、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按照既定标准和合理的控制模式对管理程序进行检查和分析的方法是()
- A:内容分析法
- B:程序分析法
- C:案例研究法
- D:逻辑模型法
答 案:B
解 析:效益审计中,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定性分析法包括:内容分析法、程序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逻辑模型法。内容分析法是指内容分析法是对来源于多个渠道、源于多种目的甚至是不连贯或者有交叉和重叠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一个客观、明确的观点或者陈述,这种方法,被称作内容分析法。程序分析法:在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按照既定标准和合理的控制模式对管理程序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运用程序分析法,常常要结合运用其他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是审计人员选择一些或某一个特定案例进行研究,说明审计事项的一般性问题,或者对审计事项中的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说明。逻辑模型法:逻辑模型(PLM)是效益审计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它阐明了一个项目从授权、投入、活动或过程,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逻辑流程。
5、社会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中,一般不能作为复核人的是()
- A: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
- B:业务助理人员
- C: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
- D: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
答 案:B
解 析: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程序,对于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降低审计风险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普遍采用的是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
多选题
1、被审计单位某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出现借方余额,审计人员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 A:多付货款
- B:预收货款
- C:预付货款
- D:记账错误
- E:拒付货款
答 案:ACD
解 析:选项B,预收货款应该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科目反映,不会导致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选项E,拒付货款会导致应付账款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
2、下列各项中,能够验证被审计单位某笔定期存款是否真实存在的审计程序是()
- A:检查银行对账单
- B:向存入款项的银行函证
- C:获取银行定期存款存单
- D: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
- E:分析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
答 案:ABC
解 析:选项D,核对银行日记账与总账,验证计价和分摊;选项E,主要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高息资金拆借
3、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测评程序的有( )。
- A: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
- B: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 C:审查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 D:查验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 E: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
答 案:ABE
解 析:选项C和D属于实质性程序。
4、国家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将审计调查结果报告给()
- A:法院
- B:本级人民政府
- C:上一级审计机关
- D:检察院
- E:财政部
答 案:BC
解 析:准则对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进行了规范,规定了可以采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的事项范围,明确了可以编制审计综合报告的情形和审计综合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送对象,以及审计机关在起草、报送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5、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证据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风险因素
- B:成本效益因素
- C:重要性因素
- D:领导的偏好
- E:被审计单位的态度
答 案:ABC
解 析:影响审计证据决策的因素包括:①风险因素;②成本效益因素;③重要性因素。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