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审计理论与实务》4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4、下列有关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内部审计人员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B:判定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不包括刑法和公司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答 案:C
解 析:选项A,我国内部审计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选项B,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包括刑法和公司法;选项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仅包括国家审计、不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5、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是()
- A:审计准则
- B:审计证据
- C:审计标准
- D:会计准则
答 案:A
解 析: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审计人员可以据以判断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的有:
- A:内部审计人员监督存货盘点
- B:存货盘点只由仓库保管员实施
- C:定期对陈旧过时的存货进行处理
- D:存货盘点的范围包括寄销外地的存货
- E:存货盘点结果显示存在较多账实不符情况
答 案:BE
解 析:选项B,存货盘点由独立于保管人员之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定期进行。选项E,存货盘点结果显示有较多账实不符的情况,说明存货的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的缺陷,生产与存货循环存在较高的风险。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机关任务的有:
- A:接受委托,起草、修改审计法律、行政法规草案
- B:研究制定审计工作方针、政策,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 C: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培训会计人员
- D:担任会计顾问,提供管理咨询
- E:根据规定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
答 案:ABE
3、被审计单位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业务所做的下列账务处理中,审计人员认为错误的有( )。
- A:将建造固定资产领用的物资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 B:将建造固定资产试运转所发生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 C:将建造固定资产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 D:将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 E:将建造固定资产试运转中各项收入扣除税金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答 案:BCE
解 析:选项B,固定资产试运转所发生的费用计入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选项C,企业发生的工程借款利息,属于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其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造价。选项E,建造固定资产试运转中各项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固定资产成本
4、被审计单位将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调整事项,审计人员认为恰当的有( )。
- A:资产负债表日后遭受重大火灾
- 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
- C:资产负债表日后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D: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上年财务报表重大差错
- E:重大赔偿诉讼案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结案并败诉
答 案:DE
解 析:ABC所述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披露即可。
5、产品责任险的责任免除有( )。
- A:被保险人根据合同或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 B:被保险人所有、照管或控制的财产损失
- C:被保险人根据劳工法律制度或雇佣合同对其雇员及有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D:被保险产品本身的损失
- E:被保险人为产品责任事故所支付的法律费用
答 案:ABCD
解 析:产品责任保险的责任免除,一般包括如下几项:①根据合同或协议应由被保险人 承担的其他人的责任;②根据劳工法律制度或雇佣合同等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对其雇员 及有关人员的损害赔偿责任;③被保险人所有、照管或控制的财产的损失;④产品仍在 制造、销售场所,其所有权仍未转移至用户或消费者手中时发生的产品责任事故;⑤被 保险人故意违法生产、出售或分配的产品造成的损害事故;⑥被保险产品本身的损失; ⑦消费者不按照被保险产品说明去安装、使用或在非正常状态下使用时造成的损害事故 等;⑧战争、罢工、核风险等引起的产品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