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3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B:“宁汉合流”
- C:蒋桂战争结束
- D:“东北易帜”
答 案:D
2、以下关于明朝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化丞相制度,削夺六部权力
- B:设立东厂等特务机构
- C:制定《大明律》加强法治
- D:科举制试题范围为“四书五经”
答 案:A
解 析:明朝的政治制度内容很广泛,应该记清。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威胁皇权的丞相制度,将自秦朝以来形成的丞相掌握的中央行政权力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避免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从明朝开始,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三项都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应当作为问答题去准备。
3、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三江平原禁垦荒地
- B:东北林区限采伐重营造
- C:内蒙古西部退耕还草
- D:南方地区禁采有色金属矿
答 案:D
解 析:该题考查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A、B、C项做法可有效保护湿地、森林和草场,以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目的;而禁止采矿的做法则有因噎废食之嫌。
4、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十三大
- C:十一届六中全会
- D:十四大
答 案:A
解 析:这是一道简单的知识记忆题。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历史知识、概念不能混淆。
5、下列关于“四一二”政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发动的
- B:“四一二”政变是汪精卫发动的
- C:“四一二”政变发生在上海
- D:“四一二”政变发生在1927年
答 案:B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四一二”政变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包括谁、在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发动的等问题,A、C、D项均是这方面的内容。
主观题
1、概括造成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从东欧剧变的历史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教训?
答 案:内因有照搬苏联模式,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和民族感情;外因有苏联提出新思维,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等。可总结的教训如:各国都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防止和平演变等。
解 析:题目明确要求概括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这就先要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区分出内因和外因。对于教训,本题没有规定具体的方面,属于开放式问答,可以根据上述材料和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作答。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乾隆年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逐步加强对西藏的控制。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西藏僧俗官员“事无大小,均禀驻藏大臣办理”,并开始训练藏军,统一铸币。同时,还规定达赖、班禅及其他黄教活佛“灵童转世”之时,俱采用“金瓶掣签”之法,在驻藏大臣监督下公开抽签,决定中选者,从而抑制了地方贵族势力的操纵、舞弊行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简述清代加强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答 案:主要措施: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制定金瓶掣签制;训 练藏军;统一铸币;设理藩院掌管藏族民族事务。 意义: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保证了局势的稳定;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如何称谓?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 案:(1)明朝。朱元璋。 (2)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最高长官是尚书。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 (3)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4、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
答 案:(1)1956年,在北京召开。(2)①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②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制度,发扬民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④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5、概括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答 案:相似点:从背景看,都有经济发展与政治上不统一的矛盾,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欧洲民族统一潮流的产物,而且互有联系;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统一;都有一个中坚力量,即普鲁士王国和撒丁王国;都有一个中心人物,即俾斯麦和加富尔;都面临排除另一大政治势力的任务,在德意志是排除奥地利的势力,在意大利要摆脱奥地利的统治;统一后,都有大量封建残余保存下来。不同点:德意志统一的完成较多借助了外力和有利的条件;意大利统一中,人民革命和起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