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3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 B:葡萄牙
- C:美国
- D:西班牙
答 案:C
2、1870年9月,巴黎人民推翻第二帝国后成立的共和国是()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D: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法国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遭到惨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创作出()
- A:《雷雨》
- B:《子夜》
- C:《家》
- D:《狂人日记》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4、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
- 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
- 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 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
答 案:D
解 析:该题考查有关地震的知识,震级表示的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多少,烈度表示的是地震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包括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质量等多种因素,据题意可判断D为正确选项。
5、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 B:促进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交流
- C:提高沿线国家就业率
- D:扩大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往来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目的。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从福建厦门出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后抵达波兰的罗兹。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形成厦门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大通道,实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扩大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主观题
1、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如何称谓?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 案:(1)明朝。朱元璋。 (2)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最高长官是尚书。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 (3)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上道光帝书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放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英国内务大臣罗素向议会说明英国开战的目的:“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
回答:
(1)鸦片的输入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林则徐从什么立场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
(2)罗素是怎样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他极力掩盖了什么问题?
(3)结合你所了解的史实,全面地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答 案:(1)鸦片输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严重危害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站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林 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2)诬蔑中国人民禁烟的反侵略斗争是“暴行”,掩盖罪恶的鸦片贸易活动。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禁烟活动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4、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了灾难性的风暴,一天之内抛售了1600多万股。 到11月,纽约股市的各种股票损失达260多亿美元。1933年初,美国银行已有半数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 500万至1 700万人。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也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
1929年至193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 (12分)
(1)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渡过危机的?(要答出在哪几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案:(1)特点: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各个行业,生产危机和金融信用危机同时发生。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破坏性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 ①整顿金融:下令全国银行休业四天,情况良好的可重新开业;情况不佳的被勒令清盘。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障存款人的存款。 ②调整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③调整工业。根据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案,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制订全行业遵守的公平经营规章。这个法案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水平。根据这个法案,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公共建设工程,提供人民就业机会。
5、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答 案:(1)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 (2)地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旱灾害频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