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3月25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年03月25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03/2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3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首次被外国侵略者洗劫并焚毁,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C:甲午中日战争中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答 案:B

解 析:这是一道简单的知识记忆题。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英法联军野蛮洗劫并焚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圆明园再次遭到破坏。  

2、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长期对峙,对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局势影响巨大。关于这一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压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 B:避免了欧洲大战的发生 
  •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 D:制约了美苏两国的发展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对冷战中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认识。在一般的认识中,对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长期对峙大多注意其负面影响,比如,加剧冷战,展开军备竞赛,使欧洲处于战争尤其是核战争阴影之下,等等。但毋庸置疑,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和对峙,客观上也使双方都不敢在欧洲轻举妄动,实际上减少了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B项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有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才促使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这与A项说的压制正好相反。两大军事集团存在,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没有必然联系,经济区域化发展在于自身的原因,故C项也不正确。如果说军备竞赛对苏联发展有所制约的话,那么对美国的制约作用很不明显,否则美国也不会赢得冷战的胜利的;D项可以由此排除。 

3、欧共体、日本在一些经济领域开始赶上美国的大致时间是,20世纪()。  

  • A:50年代
  • B:60年代
  • C:70年代
  • D:80年代

答 案:B

解 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日本或是尚未从战争中恢复,或是处于被占领状态;60年代它们开始崛起;70、80年代则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4、毛泽东领导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答 案:C

解 析:这是一道以记忆为主的考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领导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朱德又先后向赣南、闽西发展,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国内阶级矛盾 
  • B:国共两党矛盾 
  • C: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答 案:D

主观题

1、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12分)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出美国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针对材料四,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响是什么? 

答 案:(1)冷战政策。  (2)政治方面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经济方面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方面是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签订《华沙条约》,并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建立,美、苏形成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8年8月14日)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结合1937年7月至9月的形势,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11分) 

答 案:(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 (3)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4)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6)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做出简要评价。  

答 案:(1)措施: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把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手里;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事事务;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有皇帝直接任免。 (2)评价: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