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年04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04/1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南宋陈弗编纂的《农书》对南方水田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江浙一带成为全国稻米收成最丰富的地区,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以上史实表明当时()。  

  • A:江南农业经济发达
  • B:积贫积弱问题得到解决
  • C: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 D: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成熟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南宋的经济。南宋时出现了系统总结南方水田种植技术的书籍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

2、我国西北地区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表现不正确的是()。

  • A:降水越来越少,至新疆西部最少
  • B: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
  • C:草场的载畜量越来越低
  • D: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影响越来越明显

答 案:A

解 析:西北地区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导致一些自然现象的递变。但在新疆西部、北部地区,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泽,降水量又较多,故选A项。  

3、如今“崩科”难以大量建造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建筑工艺失传
  • B:建造成本过高
  • C:建材质量下降
  • D:自然灾害减少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崩科”大量消耗木材,对高原地区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不满足高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如今不再大量建造。

4、该次洪水过程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浅层地下水
  • B:湖泊水
  • C:持续性降雨
  • D:积雪融水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该河流的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其位于天山北麓,故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和湖泊水对河流的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发生巨大波动;持续性降水对河水的补给也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出现较大的日变化。

5、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
  • B:农业发达,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农产品产量大
  • C:农业具有地域专业化的突出特点
  • D:乳畜带主要分布在大平原的西部地区

答 案:C

主观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二、三条分别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还规定国会议员和总统均由选举产生,众议院人数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即奴隶)的五分之三,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宪法第四条规定联邦中央政权和各州的各自权力。宪法第五条规定如有必要可以根据一定程序增添宪法的修正案,如1791年增添的修正案规定保证宗教信仰、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的自由。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

答 案:(1)积极意义: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创立的政体后来被许多国家仿效。(2)局限: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权利;忽视了基本人权。

2、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12分)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答 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

解 析: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5、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答 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均在这个时期发明和被广泛使用,并传到了欧洲等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欧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国宋代指南针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历”早于英国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准确计算出一年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几乎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火药在宋元时代被广泛用于军事,传到欧洲后,启发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些均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中国古代文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