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28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4月28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4/2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28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阳必拔也拔:攻克
  • B:临山而救之临:面临
  • C:则削迹于秦削迹:革除官职
  • D:不如背秦援宜阳背:背弃

答 案:B

2、下列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造金属”之所以称为“人造金属”,是因为它能导电。
②“人造金属”的导电率比铜、银不低。
③“人造金属”电池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
④“人造金属”电池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不会污染环境。
⑤“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⑥“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 A:①③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⑥
  • D:④⑤⑥

答 案:D

3、依次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1)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______。
(2)他思想僵化,满脑子的______,所以老是迈不出前进的步子。
(3)侵略者掠夺、扩张的野心是绝对没有______的。
(4)怪了,我的手机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会______?  

  • A:施行清规戒律界限不翼而飞
  • B:实行清规戒律界线不翼而飞
  • C:施行金科玉律界线不胫而走
  • D:实行金科玉律界限不胫而走

答 案:A

主观题

1、第2自然段用柏拉图和匹夫匹妇两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不超过24字)  

答 案: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或:文人要成为文人,就需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或: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是作者特有的本领。

2、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红缨。从审题的角度(要求以“红缨”为题作文)说,它对习作者有哪些要求?本文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些要求的?

答 案:此题可以用多种文体(如记叙文、诗歌、小说等)来写。作者选定的是说明文,这就要求对红缨作出比较详细的说明。文中先说明红缨的制作过程,后说明它的形状和用途,重点是后者,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写,写得很动人。这样写,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

3、小说写四个青年妇女去水生家商量探夫的对话,各具性格特征,请具体分析。  

答 案:小说描写几个青年妇女去水生嫂家商量探夫有这样几句对话,各富性格特征。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以上对话,各具各自的性格特征:
说第一句话的妇女,乖巧伶俐,说谎善找托辞。本想去看丈夫,又怕人说“拖尾巴”,以“忘下了一件衣裳”之名,行看夫之实,聪明。
一说第二句话的妇女,快人快语,不找借口,不用托辞。直说“有旬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痛快。
说第三句话的妇女,质朴憨厚,托辞笨拙。“哪里就碰得那么巧”不顾危险,“快去快回来”心怀侥幸——的确憨笨。
说第四句的妇女,忸忸怩怩,欲盖弥彰,自己想去,却让婆婆为其背黑锅。
小说对话的成功,在于对话能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上对话描写的同是青年妇女,同是上前线探夫,但却性格各异,由此可见作家刻画人物功力的高超。

写作题

1、(作文)  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曰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