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当服务对象对事物感到恐惧时,可采用行为治疗模式中的()治疗技术。
- A:厌恶疗法
- B:放松练习
- C:系统脱敏
- D:模仿
答 案:C
解 析:当服务对象对事物感到害怕、恐惧,不敢接近,可运用系统脱敏的行为治疗技术。
2、3岁的乐乐活泼好动,但语言发展迟缓,只能说出“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语。社会工作者判断乐乐这种表现不符合儿童正常发育的普遍标准,其依据的标准是( )
- A:统计学标准
- B:个人主观体验
- C:行为适应性标准
- D:社会规范标准
答 案:A
解 析: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学上的正常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个人主观体验观察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是有偏差的行为。
3、与居民接触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接触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主动介绍自己服务的机构和地理位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
- B: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
- C:对疑心较大的居民,应避免与其接触
- D: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简介,让居民获益进而增强信任
答 案:C
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接触社区居民时,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都很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自己的可信任程度。介绍自己服务的机构和地理位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对疑心较大的居民,社会工作者要出示工作证。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简介,让居民获益进而增强信任。清晰介绍自己与居民接触的目的,表达对他们的关怀和适度的兴趣,谈话语言要尽可能通俗化,表达要简单和直接。热情、主动、积极的声音和笑容容易被对方接纳,耐性和坚持非常重要,切忌与居民争论。
4、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月对于本校的志愿者小组进行培训,计划在儿童节去儿童福利院举办庆祝活动。在小组对本次计划的具体细节进行讨论时,小组成员们有的积极发言,有的却很沉默。对于组员们提出的问题,小月给予适当的解答,并且教导大家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活动中,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应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小月所运用的技巧是( )。
- A: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 B: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 C:协调和处理冲突
- D:处理抗拒行为
答 案:A
解 析:在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组员经过处理抗拒和冲突的过程,会养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能力,但尚未达到完全独立自主的状态。这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引导组员以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创造一个以小组为中心的环境解决情境,以期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
5、社会福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行动等内容属于()。
- A: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 B: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 C: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 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答 案:C
解 析: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专业实践始终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承担。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应在专业范围内,各尽所责,尽心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和促进社会正义而不懈努力。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有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三方面。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制定个案服务方案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定。在制定服务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
- A:清晰具体
- B:现实可行
- C:灵活可变
- D:可以测量
- E:积极正向
答 案:ABDE
解 析:本题考查制定服务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尽可能做到清晰易懂,最好以服务对象希望实现的具体行为作为标准,而且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和能力制定明确的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以保证工作目标明确、现实。具体而言,服务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以下几点:(1)可观察。(2)可测量。(3)积极正向。
2、小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角色有( )。
- A: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 B: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 C:信息、资源提供者和连接者
- D:组织调解者
- E:鼓励者
答 案:ABC
解 析:在后期的工作阶段,组员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逐渐减弱,社会工作者逐渐退移到边缘位置,角色转变为①信息、资源提供者和连接者。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组员的需要,做好信息、资源的提供及连接工作。②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促使组员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③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小组可以自己选择、运用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与组员同行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3、某养老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计划组织老人外出春游。机构为了安全起见,将报名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并要求老人身体情况良好,有子女的老人还需其子女签订知情同意书。宣传海报发出后,报名人数达到了50人。其中,有的老人身体情况不允许出游,有的老人提出子女在外地出差,无法签字。根据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要求,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在确认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机构为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 B:根据所有报名老人的身体情况,设计不同的外出活动路线
- C:对于子女不能来签字的老人,由社会工作者代为签字
- D:招募志愿者分工负责老人安全,预防风险发生
- E:对于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劝其不参加本次活动
答 案:DE
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作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减少甚至预防伦理决定和服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伤害,尽可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里要可能预防老人面对风险,不符合条件劝其不要参加。签字的事社会工作者不能代替。
4、甲、乙、丙、丁和戊为失业人员,均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一例》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 )。
- A:甲被安排在小区绿化工作,并领取报酬
- B:乙被判刑1年,缓刑2年
- C:丙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丁举家移民澳大利亚
- E:戊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
答 案:ACDE
解 析:依照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1)重新就业的;(2)应征服兵役的;(3)移居境外的;(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6)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7)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B项,乙被判缓刑,并没有被收监。
5、社区照顾模式由( )共同分担责任。
- A:社区
- B:政府
- C:个人
- D:志愿组织
- E:非营利机构
答 案:ABCD
解 析:社区照顾的发展是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种改变,它改变过去完全靠政府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方法,而由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分担责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