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区分析内容社会工作者组织A社区的外来务工者家庭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并组织部分家庭来参观情况相似的B社区。参观时,代表们发现了一个出售二手儿童图书和玩具的小店,觉得自己的社区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小店。从需要的产生来看,A社区的家庭对于二手儿童图书和玩具店的需要属于( )。
- A:规范性需要
- B:感觉性需要
- C:表达性需要
- D:比较性需要
答 案:D
解 析:比较性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作的比较。如一些居民获得了服务,但另一些相类似的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后者知道了这些情况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称为比较性需要。比较性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专家提出。本题考查的是社区需要中的表达性需要,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有“需要”才开始,理解四种不同类型的需要的特点与内容。
2、在某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小张发现组员小菲性格内向,从不主动发言。小张每次在小组活动时都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引导小菲发言。小菲发言时,小张会投以温暖和支持的目光,并不时地点头,有时还说:“嗯,不错!”在上述过程中,小张采用的技巧是( )。
- A:鼓励
- B:重述
- C:摘述
- D:聚焦
答 案:A
解 析: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发言,而是注意他,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A项即使用的是鼓励的技巧。
知识点:沟通与互动技巧
3、与居民接触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接触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主动介绍自己服务的机构和地理位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
- B: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
- C:对疑心较大的居民,应避免与其接触
- D: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简介,让居民获益进而增强信任
答 案:C
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接触社区居民时,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都很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自己的可信任程度。介绍自己服务的机构和地理位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对疑心较大的居民,社会工作者要出示工作证。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简介,让居民获益进而增强信任。清晰介绍自己与居民接触的目的,表达对他们的关怀和适度的兴趣,谈话语言要尽可能通俗化,表达要简单和直接。热情、主动、积极的声音和笑容容易被对方接纳,耐性和坚持非常重要,切忌与居民争论。
4、小明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不肯去上学,如果父亲强行将他送人学校他就会早退去其他地方,等到放学时间再回家,让父亲非常苦恼。社会工作者介入为小明进行了心理辅导,发现其不愿意上学是因为父母离婚后,班上的小朋友都说他是没妈要的孩子,进而使他对上学产生排斥。这属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 )诊断。
- A:心理问题诊断
- B:心理动态诊断
- C:缘由诊断
- D:分类诊断
答 案:C
解 析: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例如,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服务对象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查。案例中属于缘由诊断。
5、问卷调查是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依据问卷收集资料,并可将问卷的问题分为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以下属于态度类型的提问是( )。
- A:“你对××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
- B:“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
- C:“你对本市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有何建议?”
- D:“你认为你们的夫妻关系好吗”
答 案:A
解 析: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如“你对XY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如“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等。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制定个案服务方案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定。在制定服务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
- A:清晰具体
- B:现实可行
- C:灵活可变
- D:可以测量
- E:积极正向
答 案:ABDE
解 析:本题考查制定服务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尽可能做到清晰易懂,最好以服务对象希望实现的具体行为作为标准,而且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和能力制定明确的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以保证工作目标明确、现实。具体而言,服务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以下几点:(1)可观察。(2)可测量。(3)积极正向。
2、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前期性的物质准备包括( )。
- A: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
- B: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
- C:活动场地的时间安排
- D:活动所需的人员安排
- E:准备活动所需的设施
答 案:ABE
3、小明,18岁,父亲是一个长途卡车司机,母亲是某商店售货员,对小明管教较少。小明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毕业后升入一所寄宿中学。由于他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加之自律性比较差,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也一落千丈,常受老师的批评,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现整天在社区和街头游荡。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 )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
- A:家庭管理
- B:学校教育
- C:朋辈群体
- D:社区邻里
- E:街头报摊
答 案:ABC
4、下列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的是( )。
- A:学校社会工作非专业实习生
- B: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
- C:刚工作一年的初级社会工作者
- D: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 E:参加社会工作的志愿者
答 案:ACDE
5、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方法主要指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一般方法
- B: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
- C: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社会工作者会自觉、持久地开展工作
- D:服务对象的存在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 E: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解决困难的单向支持行动
答 案:BCD
解 析:
A项,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不只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而且指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它们作为一种知识被社会工作者共享,并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E项,对于助人活动,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单向支持,即认为它只是指社会工作者简单地提供帮助的活动。实际上,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经过分析求助者或服务对象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合适的方法提供服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