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3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陈情表》
- B:《答李翊书》
- C:《五代史伶官传序》
- D:《答司马谏议书》
答 案:D
解 析:《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变法举措的回信。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属驳论文。《答司马谏议书》一书的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A项,《陈情表》,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民向君主有所陈述时使用。B项,《答李翊书》是书信体论说文。C项,《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史论。
2、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 A:急风
- B:细雨
- C:黄花
- D:过雁
答 案:D
解 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意即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主观题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答 案:通感(答“比喻”也算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了通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来表示对江水绵绵不绝的感觉的词语,移来表示对余音袅袅的感觉,将人的听觉、视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把箫声的余音比作细丝。
2、庄公为什么不采纳祭仲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案:庄公不采纳祭仲的建议是因为他以宽养恶,欲擒故纵,有意养成共叔段的恶性,想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义”。这反映了他胸有城府,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清流.活源》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根据要求作文。韩愈的文学主张是“惟陈言之务去”,这里的“陈言”指的是“陈词熟语”,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请以“陈言之务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作文,800字以上。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陈言之务去是说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陈言之务去”这种思想不仅仅可以指写作,也可以将它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转化为“创新”,可分别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国家多个层面进行论证。但是,应注意要联系“陈言”讲“创新”,正确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关系。【经典事例】
1.创新的思维使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苹果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
3.2000年美国兴起了网络热,“网络创新”成为时髦。据说这种新经济的效益可以几十倍、几百倍于传统经济,它替代传统经济是早晚的事。于是,网络概念的股票炙手可热、一飞冲天。在这场新潮中,巴菲特持观望态度,于是有人就说巴菲特“过时了”,跟不上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但他仍然不为所动,坚持看不懂的决不投资。巴菲特一贯坚持传统的价值投资法则,以美国长期国债为贴现率依据,计算一个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能够高于这个无风险的收益,坚守安全边际,决不支付过高的所谓“高增长”的对价。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看似有点“老土”的守旧派却战胜了市场,取得了长期优良的投资回报和人们广泛的尊敬。
【名人名言】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4.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陈国达
5.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洛克菲勒
简答题
1、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答 案:乙脑病毒通过蚊子在传播中形成了动物—蚊子—动物的自然循环。
2、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精彩评论